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2容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2容3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2容篇1
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成一位数、四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字编码和数学广角集合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2容篇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构建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其算法。
2.2 教学难点:
理解并用平均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6.1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都接触过哪些数呢?有没有听说过平均数?
生:
应该有整数、小数等。
师:
晓丽期中考试语文考了92分,数学考了94分,成绩单上写着平均分为93分,你知道平均分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
师:
现在我们分成3各小组,第一个个小组分给了8只蝴蝶,第二个小组分了4只蝴蝶,第三个小组分了1只蝴蝶,你觉得公平吗?如果不公平怎样才能公平呢?
生:
不公平。
师:现在来看看我这样分公平吗?(多媒体播放动画)
第一步:把发出去的蝴蝶先收回来。
第二步:每个组一只挨一只发,直到发完为止。
生:这个方法很公平。
师:这里面我们把12个蝴蝶平均分成了三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均数。
6.2探究新知
一、求平均数
师: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刚才的问题?(出示示意图)
师:知道了总数量和总分数,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即可求出。
生:举手发言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问题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学生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提高了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问题解析:
解: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86÷2
=93
答:晓丽的平均分为93分。
师:
结论: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
二、求总数量
师:如果我们知道平均数和总分数能不能求出总数量呢?
题目:班里有5个小朋友,老师给每人都发了2个苹果,老师一共带来了多少苹果?
师:现在我们来集体解决这个问题。
生:独立思考
师:
讲解计算原理(多媒体展示)
问题解析:
解:2×5=10
结论: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二、求总份数
师:现在同学们分小组来探索一下下面的这个问题?
题目:
现在有16个苹果,如果每人拿2个,可以分给多少人?
师:同学们分三个小组进行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生:
学生分组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问题解析:
解:16÷2=8
结论: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6.3巩固提高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来看看平均数的应用? (课件出示题目)
题目:
1、我们班有12名男生,8名女生,男生的平均体重为50Kg,女生平均体重为45Kg,那么整个班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多少?
师:要找出题目的关键,理清思路,细心解题。
生: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完成整个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析:
总数量=12×50+8×45
=600+360
=960
总份数=12+8
=20
解: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960÷20
=48KG
答:整个班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48Kg
师:接下来,再看一个题目,这次要分组进行,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课件出示题目)
题目:
2、小花中午吃饭3次拿了12个苹果,下午吃法2次拿了6个苹果,上午比下午平均多拿了几个苹果?
生:各小组在竞争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解析:
中午总数量=12
中午总份数=3
下午总数量=6
下午总份数=2
解: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中午平均数=12÷3=4个
下午平均数=6÷2=3个
4-3=1个
答:上午比下午平均多拿了1个苹果。
师:
同学们再来看一个题目,这次要自己独立完成。
题目:
3、小明和小花去爬山,山路一共有1600米,小明用了40分钟,小花用了45分钟,小明比小花名分钟多走多少米?
解析:
总数量=1200
小明总份数=40
小花总数量=45
解: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小明平均数=1200÷40=30
小花平均数=1200÷45=27
30-27=3
答:小明比小花名分钟多走3米。
7 方法总结
平均数计算: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3、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课后小结
这堂课同学们通过学习了平均数的意义,探索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平均数,希望同学们能用平均数的知识去解决。这节课主要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在教学中涉及了学生互动,分组学习等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寻找知识、体会知识。并在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平均数计算过程和原理。
课后习题
1、小明参加了三次化学竞赛,总平均分为83分,后两次的平均分为81分,第一次的分数为多少?
解:
83×3-81×2
=249-162
=87
答:第一次的分数为87分。
2、小明个同学们分苹果,12个男生总共分了36个苹果,8个女生总共分了32个苹果,女生比男生平均每人多分了几个苹果?
解:
32÷8-36÷12
=4-3
=1
答:女生比男生平均每人多分了1个苹果。
3、总共有20个数,8个数的平均数为25,后12个数的平均数为30,这20个数的平均数为多少?
解:
(25×8+30×12)÷20
= (200+360)÷20
=560 ÷20
=28
答:这20个数的平均数为28。
板书
第1节平均数
平均数计算: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3、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2容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17名学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7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2、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六、教学专题研究计划
主题: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
1、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3、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七、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本班学困生黄倩倩、陈泽儒、王艳琴,他们口算能力差,解决问题不会分析,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2)课堂练习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3)采取“一帮一、一对红”的措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尖子生的培养
(1)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留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2)发展他们的智力因素,开发非智力因素,多举办课外活动。
(3)开展争做小老师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