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达秘书网>工作总结 > 数字财政工作总结(9篇)

数字财政工作总结(9篇)

时间:2024-08-25 19:00:07 工作总结 浏览量:

篇一:数字财政工作总结

  

  2024年财政工作总结

  2024年,我国财政工作全面推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和财政收入稳健增长。以下是对2024年财政工作的总结。

  一、经济形势分析

  2024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经济增速稳定在6.5%左右,GDP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保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拉动增长成为主导力量,投资稳定增长,外贸出口保持了较高速度。

  二、财政收入增长态势

  2024年,我国财政收入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总体实现了预期目标。全年财政收入接近2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税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减税降费力度加大。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提高消费者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适当增加高端消费税收。

  其次,积极推进投资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环保、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加强税收征管,打击税收违法行为,提高税收收入的合规性和规模。

  三、财政支出的合理布局

  2024年,我国财政支出合理布局,强化结构调整和民生保障。财政支出力度继续加大,完成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预算。

  首先,增加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硬环境条件。

  其次,加大对教育、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大对中小学、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此外,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扩大社会保障和就业创业政策覆盖面,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财政风险的应对措施

  2024年,我国财政风险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合理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减轻企业税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其次,合理规划和管理债务。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监管和风险防控,确保债务安全。

  此外,继续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基于对2024年财政工作的总结,未来应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增强财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首先,继续推进财税改革。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同时适当增加高端消费税收。

  其次,加强财政支出评估和监管,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的投入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加强财政风险的防控工作,规范债务管理,加强对债务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总之,2024年我国财政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加强财政改革,提高财政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篇二:数字财政工作总结

  

  2024年上半年财政办工作总结

  ____年上半年财政办工作总结

  一、工作背景和总体概述

  ____年上半年,面对国内外的复杂经济形势和疫情的冲击,财政办紧紧围绕党中央和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定经济、做好预算管理、优化政府债务管理、加强内部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财政工作方面的主要成绩

  1.稳定经济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下行压力,财政办积极参与国家稳增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和投资的政策措施,切实稳定了经济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GDP增长率达到了4.5%,超过了预期目标。

  2.预算管理

  财政办通过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工作。针对____年的预算编制,财政办精心制定了预算控制政策和指标,实施了预算费用管理制度。同时,对各级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确保预算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

  3.政府债务管理

  财政办加强了对政府债务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整合存量债务,优化债务结构,提高债务使用效益。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高债务管理水平。

  4.内部管理

  财政办加强了内部管理,建立了更加科学和完善的制度机制。加强岗位培训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5.服务质量

  财政办始终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作为重要任务进行推进。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各类财政问题。建立了在线咨询平台,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加强与纳税人的互动交流,及时回应和解决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财政办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一些财政政策制定过程中,对实际情况认识不足,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2.预算管理中,对一些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不够,存在一些收支不明、资金浪费等问题。

  3.政府债务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债务使用效益不高的情况。

  4.内部管理方面,工作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办公效率和工作质量。

  5.关于服务质量的提升,还需要加强对纳税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四、今后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1.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定,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政策的精准执行和效果显著。

  2.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大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经济效益。

  3.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优化债务结构,提高债务使用效益。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降低债务融资成本。

  4.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5.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纳税人的互动交流,及时回应和解决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加强对纳税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五、结语

  上半年的工作成绩离不开全体财政办的辛勤付出和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回顾过去,我们要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查找问题,找准差距,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全力推动财政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上半年财政办工作总结(2)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财政办公室的小明,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给大家汇报上半年的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负责协助财政主管领导处理财政工作中的各项事务,积极配合,与同事们一起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我们在预算管理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今年年初,我们认真分析了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制定了新一年度的预算方案,并在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严格控制每一项费用,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严格的预算执行监管机制,及时掌握各项支出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经过我们的努力,上半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超出了预期目标。

  其次,我们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我们加强了对各部门的财务事务指导和监督,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我们积极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增强了财务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力,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意识,打造了一支高效的财务团队。

  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财税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我们认真学习掌握了最新的财税政策,加深了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并通过不定期的培训和通知,向各部门、企业和个人普及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大家对政策的知晓度和理解度。通过这些工作,我们改善了财税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工作量较大,任务繁重,有时需要面对多个工作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当分配任务,做到有条不紊,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准时完成。其次,由于财政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我们不断与各部门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各项工作smoothly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积极主动地与各方保持联系,及时解决问题和处理工作中的难题。同时,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展望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做好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政政策的解释和宣传,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财税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将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更高的标准迎接新的挑战。

  总之,上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将继续保持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学习和创新,为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篇三:数字财政工作总结

  

  2024财政工作年底工作总结

  ____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省、市财政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组织财政收入,实现财政预算收入目标这项中心工作,以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为重点,进一步改善支出结构,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财政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预算执行情况

  ⒈预算收入情况

  ____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____万元,为年预算的____%,比上年增长____%,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____万元,为年预算的____%,比上年增长____%,上划中央收入完成____万元,比上年增长____%。

  ____年,我区对财税工作十分重视。由于经济回升不快、政策性增资因素较多、征管难度较大等,形势异常严峻,区几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帮助分析情况,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年初,区委、区政府召开财税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____年财税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____年财税工作进行部署,将任务分解到各征管单位,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制定奖惩办法,充分调动了征收的积极性。由于今年财政支出较大,为此区领导多次召开税收协调会,保证了今年财政收入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年来,财税部门在立足挖掘自身潜力、堵漏增收上狠下功夫,强化征管手段,加强对预算执行动态情况的分析和监管,按月通报财政收入进度情况,切实做到以法治税,依率计征,应收尽收。

  三是认真清查漏征漏管户。抽调____多名税干对田家庵地区漏征漏管户进行清理,共查出漏征漏管户近____户,净化了我区的纳税环境,推动了税收工作向规范化管理方向迈进。四是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征管得到加强。我们把对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征管工作为今年税收增长点来抓,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应征营业税的征收和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及时足额催缴入库,加强各种零星收入的清理入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⒉财政支出情况

  ____年,全区财政支出完成____万元,为年预算的____%,比上年增长____%,主要是今年国家出台的政策性增资因素所致。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区可用财力为____万元,比上年增长____%,增加____万元,实现了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一年来,我们把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确保重点支出。我区按照省政府[皖政[____]____号]文件和市政府[淮府[____]____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界定和调整支出范围,改进支出方式,规范支出程序,提高支出效益,逐步建立起供给范围明确、分配科学、支出高效、监督有力、管理规范的公共财政支出体

  系。并结合我区实际,成立了田家庵区公共财政支出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方案并将于____年正式启动。

  今年,我区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三次调资。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平均增加____元。全区财政供给人口____人,应发放工资____万元。由于今年财政形势比较严峻,资金较为紧张,所以筹集资金较为困难,但我们通过努力,使应增加及补发工资____万元全部落实到位。

  我们按照皖办发[____]____号《____将农村初中、小学教师工资上划到县管理____》文件精神,于今年____月份将两镇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收到区统一管理,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

  二、全区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及进一步巩固“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工作成果

  ⒈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

  ____年,全区预算外收入完成____万元,为年预算的____%,比上年同期增长____%,增收____万元。预算外支出____万元,其中:各单位预算外资金支出____万元,政府调控支出____万元。

  ⒉开展“收支两条线”检查

  3、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

  按____办[____]____号《转发省政府办公厅转发____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意见____》文件要

  求,区财政、监察、审计三部门成立联合清理组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对区属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设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及统计汇总。

  2024财政工作年底工作总结(二)

  一年来,我所在镇党委政府及县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____,以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础建设为抓手,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强化优质服务,全力保运转、保发展、保稳定,并千方百计确保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努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为全镇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总结一年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把握政策,紧密配合国税、地税部门工作。

  经常定期的与国税、地税加强联系,在所辖区的范围内为国、地税的征收创造良好的纳税环境,确保各项税收超额完成任务。____年____月止,我镇已完成财政总收入____万元,同比增长____%,其中地方财政收入____万元,同比增长____%。预计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____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____万元。

  二、确实加强与深化预算管理。

  预算是财政管理的核心环节,提高预算管理的完整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为目标,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是提升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必备条件。____年____月,我们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本着确保人员经费、基本运行及重点项目建设的原则,制定出了操作性强、切实

  可行的综合财政预算。在执行财政预算中,将有限的资金用到了关键的地方。

  三、不断强化财政监督的作用。

  财政监督既是财政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保障财政工作得到全面落实的重要手段。一是切实加强财政监督,认真做好财政收支监管和内部监督。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推进监督关口前移,促进监督和管理的有机融合。二是切实强化财政基础工作的监督,巩固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指标。认真整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防止“屡监屡犯”,确实发挥财政监督的作用。

  四、惠农政策兑现准确及时。

  到____年____月____日止,通过“一卡通”共计发放各项补贴资金____万元。其中农业类补贴资金____万元,林业补贴类资金____万元,畜牧补贴类资金____万元,社会保障补贴类资金____万元,计划生育补贴类资金____万元,移民补贴类资金____万元,农机补贴类资金____万元,其他补贴资金____万元。

  五、不断深入与加强财政基础工作的力度。

  六、阳光三农网工作开展有序。

  七、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人是财政管理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搞好我所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是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建立了一系列的学习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财政人员政治理论素质、业务素质,真正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财政队伍。二是增强财政干部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让以“依法、依规、依程序”为核心的"财政行为,以“公开、公平、公正”为核心的财政制度,以“信心、善心、责任心”、“感恩、宽容、廉洁、忧患”为核心的财政精神。打造一支严谨务实、勤政廉洁、团结和谐、依法理财的财政队伍。

  2024财政工作年底工作总结(三)

  不平凡的____年过去了,一年来,在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同事们的大力帮助下,我时时刻刻坚持高标准,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扎实工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力求做到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双提高,顺利地完成了所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____年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回顾____年的工作、学习、生活,我主要做到了:

  一、坚定信念,站得稳脚跟。

  我坚定____主义的崇高理想和____道路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是非分明,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局党委、所党支部____保持一致,做一个政治上靠得住、思想上过得硬的中共党员。日常生活中,我能正确对待名、权、利,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个人价值同党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牢

  记自己的身份是中共党员、国家干部、人民的公仆,截至____月,财政收支运行较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____万元,同比增长____%,增收____万。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____万元,为年度预算的____%。收入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支出运行平稳。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各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区委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以及区乡两级政府和部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二、狠抓基础性工作,搞好网络平台建设

  基础性工作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今年以来,我科克服时间紧,工作任务繁忙,及时安排布置了财政工资统发系统软件的更新学习培训,组织人员通过现场操作演示等方式,顺利完成了我区____个部门单位的软件更新,使得工资统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确保了工资的正常发放。

  结合上级财政的安排布置,实现了国库日常业务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操作。去年,上级财政推广使用了财政厅研发的,因推行时间较晚,该软件的全功能使用是从今年以来正式启用的,虽然该软件实用性强,但具体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使用问题,为了尽快解决好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我科具体工作人员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查找问题,解决了该软件和、等在具体实际使用中出现的复杂情况,保证了日常具体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顺利完成了____年财政决算报表工作

  四、加强了内外部工作的联系

  在分管领导的主持下,我科就化解我区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组织教育部门和与此有关的行财科、综改办进行了座谈交流学习。通过学习,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消除了认识上的误区,为今后我区落实此项工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参与教育系统财务培训班,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资金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行深入宣传。

  五、理顺管理,规范国库业务操作

  为适应当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整合了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使得国库工作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实现了预算内外资金的统一管理,从会计核算体系到会计信息的综合反馈达到有机统一。

  六、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

  1、继续搞好“财政工资统一发放”工作,工资统发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一个方面。目前为止,纳入工资统发的部门____个,以银行卡的方式累计直接支付工资____万元,涉及我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各部门单位____人。此项工作是财政国库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在全市范围看,我区的工资统发程度是最高的,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工作差错,是与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密切相关的。值得注意的是,“空饷”问题的出现是与人事管理不到位等复杂背景相关的,不是财政工资统发后出现的负面影响。

  2、进一步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款”、“农村贫困学生半寄宿制经费”的资金管理。今年以来,我科通过直接支付到农

  村中小学校的保障机制经费和生活补助累计达到____万元,杜绝了专项资金的截留挪用。把中央要求落实的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下来,促进了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七、其他方面的工作

  国库工作具体事务较多,办理时限强,我科全体同志在完成本质工作的前提下,还完成了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主要的是:

  1、参加“小金库及非税收入”清查工作。前期配合牵头科室花大力气进行银行账户清理核对工作,分别与七家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联系核对我区区乡两级____多个银行账户开设认定工作;后一段参与对单位的检查工作,形成了检查报告,针对账户清查情况及时制定了下发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区直各部门单位,巩固了小金库清理检查成果,加强了我区银行账户管理工作。

  4、认真研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涉及国库业务的相关问题,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提出有关意见建议。

  5、参加了全区财政清理吃“空饷”检查工作。

  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问题还是国库集中支付试点推广工作扩面。通过一年多的试点,上,需要联系资金清算的有关各方进行相关协议的签订,开通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财政国库三方的联网,建立网络平台。

  九、明年工作的计划及措施

  1、加强业务技能,提高管理水平。逐步推广在我局内部主要业务科室中的网络使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深入基层单位,通过调研分析,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把国库集中支付试点面过大一些,争取区直单位试点面达到____%。

篇四:数字财政工作总结

  

  财政工作总结

  财政工作总结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财政工作总体上是以“稳定财政收支、加强财政监管、优化财政投资、提升财政服务”为目标。我们的主要任务包括:全面实施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财政执法和监管、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促进农村发展、推进税收改革、提高财政服务水平等等。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财政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首先,我们全面实施了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制度,确保了财政收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其次,我们加强了财政执法和监管,严格制定了财政管理规定,有效地遏制了一些不合规的行为。再次,我们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实行了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并对资金投入效益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此外,我们还积极推进了税收改革,拓宽了财政收入渠道。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

  尽管我们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们的工作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首先,我们的财政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其次,资金管理中仍存在

  一些问题,如审批和流程比较复杂,手续繁琐等等。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些制度性、行业性和政策性风险。

  四、工作质量和压力

  我们的工作量较大,任务重,时间紧迫,工作质量和压力都比较大。我们的同事们每天都在紧张的工作中度过,并且非常努力地保证质量。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我们需要很好地协调、沟通和合作,才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

  五、工作经验和教训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训。首先,财政管理需要更加严格和规范,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管理制度,加强财政执法和监管,切实防范风险。其次,我们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解决民生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财政服务。

  六、工作规划和展望

  在未来的一年里,我们将保持财政工作稳健和高效,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与其他职能部门充分协调,共同携手推动财政工作。我们将采取更加创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让民众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篇五:数字财政工作总结

  

  信息化工作总结4篇_财政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工作总结

  经过一年的努力,财政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完成了部门内部网络的升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加强了财务软件的配置和优化,提升了财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推行了电子发票和电子支付,减少了传统票据的使用;并初步建立了全面覆盖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实现了不同模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在信息安全方面,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了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运行和更新,保障了系统的安全运行;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渗透测试,及时发现和修复系统中的漏洞。

  在数据分析方面,我们运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深入分析财务数据和经济运行状况,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财税管理和预算监控中,提升了财政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存在问题

  1.信息化建设进展较慢,部分系统功能仍不完善;

  2.对新技术的运用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3.信息安全风险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4.还需进一步完善数据分析平台,提高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效能。

  通过一年的努力,财政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将总结经验,深入研究解决方案,并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努力推动财政信息化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篇六:数字财政工作总结

  

  数字财政平台运维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财政平台在政府和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数字财政平台的关键一环,运维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积极投入到数字财政平台的运维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工作效率。在此,我将对我们团队的数字财政平台运维工作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数字财政平台的运维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我们团队始终坚持“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时刻关注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及时响应和解决问题。在运维中,我们要做到快速响应,及时处理各种故障和问题,确保数字财政平台的稳定运行。

  其次,数字财政平台的运维工作需要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我们团队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各种运维工具和技术,确保数字财政平台的安全和高效运行。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运维文档和知识库,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最后,数字财政平台的运维工作需要团队的协作和配合。我们团队注重团队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在运维工作中,我们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信息,协调处理问题,确保数字财政平台的整体运行效果。

  总的来说,数字财政平台的运维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数字财政平台的稳定运行。我们团队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运维工作,为数字财政平台的发展和应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七:数字财政工作总结

  

  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总结_财政信息化工作总结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体现,财政信息化工作也是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单位针对财政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经验,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设思路

  通过深入调研,我单位依据实际需要和现有技术条件,制定了适合我单位的财政信息化建设思路。由于我们单位规模较小,资源相对有限,因此选择采用模块化、分阶段的策略,循序渐进地推进信息化建设,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建设成果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单位的财政信息化建设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在系统软件方面,我们先后开发了预算编制系统、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多个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维护方面,我们建立了全区财政数据维护中心,实现了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在网络建设方面,我们基本实现了内部网络的覆盖和外部网络的连通。

  三、建设经验

  1.信息化建设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财政部门,我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目的就是要改进管理效率,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益。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实际需求,尽可能满足各个业务环节的要求,切不可盲目追求技术水平,而忽略了实际应用效果。

  2.信息化建设要注重适度投入,量力而行。信息化建设是需要相当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的,因此要合理规划投入,不可过分追求完美,一定要量力而行,以防出现资金浪费或者债台高筑的情况。

  3.信息化建设要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有时候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培养和管理好信息化人才。因此,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四、未来展望

  财政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我们必须不断地推进下去。未来,我单位将继续加强对信息化的投入,不断完善财政信息化体系,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巩固我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成果,为我单位各项工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篇八:数字财政工作总结

  

  广东数字财政系统工作总结(精选4篇)

  从项目谋划储备入库,到年度预算编制,再到一条条预算执行指标、一笔笔资金支出,都能够通过数字财政系统“一网通览”,实现了财政资金全流程实时监控管理。比如,通过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与数字财政系统对接,探索形成了“转移支付资金直达基层、国库资金直达拨款对象、财政资金实时同步监管”的管理模式。2023年以来,通过系统安排直达资金超过4000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万户,惠及群众亿人次。又如,依托系统建立县级“三保”预算全流程管理机制,对全省部分欠发达县区全面实施“三保”资金专户管理,对“三保”风险隐患实行实时“可视化”预警。

  按照财政部“全国一盘棋”的部署,广东财政始终坚持“统规、统建、统管”理念,在全面对标对表财政部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实际,全面系统制定全省统一的103个核心业务流程、312个业务场景和2500多个功能用例,编写41万字的系统需求说明书,严格落实依规范、依标准建设管理的要求。数字财政系统实现了对全省各预算级次、“四本预算”收支的全覆盖,不仅涵盖预算编制、执行和核算等核心业务,还同步贯通资产管理、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和票据管理等业务,推动财政数据“横到边、纵到底”,实现了全省财政管理“书同文、车同轨”,解决了以往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问题,避免了分散建设,为地方财政部门节约了大量建设和维护资金。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数字政府”建设,通过理顺机制体制和完善平台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做好“数字政府”建设统筹管理

  (一)编制“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规划。

  以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机构编制全市“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规划,制订详细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为全市“数字政府”建设提供规划指引。[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建立健全“数字政府”建设制度规范。

  ⒈出台《梅州市市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项目管理办法》《梅州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梅州市政务服务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梅州市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梅州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0月底前)

  ⒉完善我市《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和数据安全保密制度》等。(市委网信办牵头,市_等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6月底前)

  (四)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建立健全“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工作协调、关键信息基础设

  备保护和网络安全通报预警与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建设“数字政府”云平台密码服务资源池、内容安全监管平台、政务网络安全态势监测平台,加强“数字政府”政务网络重点部位保密技术监管,提升“数字政府”网络安全运营保障能力和安全监测监管能力。(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委网信办、市_、市公安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设施

  (一)推进政务外网建设。统筹推动全市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按统一标准完成“市—县—镇”纵向政务外网骨干网建设,推进各级政府部门与同级政务外网骨干网接入,实现市、县、镇、村四级政务外网全覆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推进政务云服务应用。完成广东“数字政府”政务云梅州节点挂牌运转和与省级政务云对接。推进50个以上(含县级15个)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统筹推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升级改造,联通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80个服务接口。各级各部门编制本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并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成政务数据归集、实时更新。[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各级各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水平

  (一)提升信息化应用实现减负便民。围绕群众办事“三少一快”、基层干部“减负提效”,开展基层服务事项梳理优化、审批便利化,深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服务的应用,推行基层证明网上开具服务,把大数据服务支撑能力延伸到基层,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和基层干部跑腿,实现基层办事提交证明量大幅度降低。[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提升自助终端服务覆盖面。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在每个县(市、区)不少于10个镇(街道)或行政村(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场所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基层服务事项入驻不少于100项。[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提升梅州特色“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品牌。

  ⒈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线应用。做好214项国家、省、市三级垂直业务系统事项接入上线工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12月底前)

  ⒉推动本地特色服务实现“指尖办”。新增22项惠民补贴申办服务事项进驻“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实现18项梅州特色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⒊开设三农专题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涉农政策、特色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扶贫项目和农技服务等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事项在“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指尖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扶贫开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⒋打造政企沟通平台。建设政企沟通电子平台,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密切政企关系,助推企业发展。[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梅州高新区管委会、蕉华工业园管委会等各相关

  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6月底前]

  ⒌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服务应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省财政厅推进我市电子票据管理试点工作,加快我市非税收入解缴与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一体融合,促进教育收费电子票据运用,有序推进重点民生领域财政用票服务保障落地与拓展。(市财政局牵头,市教育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四)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配合省升级广东政务服务网,改造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提高市内业务“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实现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镇村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50%,市县级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六)提升可信身份认证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服务平台,整合出入境证件身份认证信息,推进居民在政务服务、企业开办、住宿登记、婚姻登记、社保领取、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可信身份认证。(市公安局牵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民政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七)提升跨部门跨层级办公协同水平。整合全市自建的办公系统,建成全市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逐步接入各县(市、区)、各部门自建的办公系统,并实现与省协同办公平台的对接,实现部门横向协同、省市县纵向互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八)提升“12345”政府热线服务品牌。拓展12345政府服务热线服务功能,力争即时解答率和转办准确率分别达到98%、95%;推动热线与行政效能平台整合,强化通报机制,力促作风效能大提升。[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

  年12月底前]

  (九)提升审计数字化水平。配合建设“金审三期”项目,推动预算执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环保、企业等审计所需的数据汇聚共享至审计机关,提升审计服务决策、质量管理能力。(市审计局牵头,市财政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市生态环境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开展)

  (十)提升空间地理信息支撑决策能力。对接全省通用的空间地理公共支撑和综合应用平台“粤政图”,提供地图产品、地图工具、个性制图模板和及时、高精度的遥感影像服务,实现空间地理数据管理“仓库化”,平台应用“超市化”。推动“粤政图”在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水政执法、应急指挥、河湖监管等工作中的运用,充分发挥空间地理信息支撑政府决策作用。(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四、努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完善风控模型和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推进投融资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在梅州区域内的银行建立中小微企业信贷数据共享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实现市场主体贷款覆盖率、中小微企业贷款数量、贷款规模显著提升。(市金融工作局牵

  头,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推动“互联网+监管”全面实施。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推动省市县三级市场

  监管业务一体化,实现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联通对接和数据共享。编制监管事项目录清单,汇聚各类监管数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推动“信用+”应用。对接全省信用信息库。探索推出“信用+投标担保”,实现守信企业投标“网上办”“零跑腿”。探索推出“信用+商品条码”,加强对食品、药品、婴幼儿用品等领域企业监管。继续深化“红黑名单”在联合奖惩中的应用,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处处受益。(市发展局牵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四)推动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深化“证照分离”一窗通、“多证合一”备案信息采集系统、“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系统”的应用,实现对涉企审批事项全覆盖,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将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五)推动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全面开展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体验,将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延伸至4家以上银行网点,实现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一般登记类型(除历史遗留问题、非公证的继承不动产登记除外)5个工作日办结。(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

  各相关部门等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便利化。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方位覆盖,通过流程优化、系统整合、数据共享、统一配套服务等举措,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政府投资项目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6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带方案出让土地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45个工作日内。[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七)推动网上中介超市高效应用。大力推动中介服务机构进驻,年底实现50家以上中介服务机构进驻;积极引导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服务的项目进入中介超市,服务项目交易完成率达100%,力争走在粤东西北各地市前列;规范和公布中介服务事项及业务流程,强化中介监管及财政性资金在中介超市购买服务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推进)

  (八)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管理。整合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停止县级平台运行,实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扩容提质;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水平,完成第三方机构对交易系统国家检测认证工作;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与行政监督部门管理的电子政务系统联通互认。[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推进]

  五、深化行业部门重点应用

  (二)提升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通过具备可信身份认证能力的“智慧新民生”平台,对全市网吧、出租屋等提供实名认证能力,强化实名寄递、实名上网、实名租住出租屋、实名二手交易、特种行业从业人员管理

  等。通过“智慧新警务”的移动应用,为基层民警、辅警和治保力量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撑。(市公安局牵头,市各相关部

  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加强在线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建设,实现行政执法案件网上办理、执法信息网上查询、执法活动网上监督,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效率和透明度。(市司法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四)建设立体化环境监测体系。利用无人机、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建立天地人一体化遥感监测体系,整合环境质量、污染源等环境数据,逐步建成环境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平台、生态环境监测物联网集成与综合管理平台。20xx年重点建设梅州市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梅州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管理系统、梅州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梅州市机动车尾气监控平台,实现各类环境要素监测结果质量可控。(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五)创新“互联网+河长”管理模式。共享整合河湖信息资源,推进河长制应用支撑服务和河湖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河道乱采、乱堆、乱占、乱建行为的识别,河湖健康与河长履职的分析与监管响应时间低于5秒,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市水务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六)提升退役军人工作信息化水平。对接省退役军人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推动建立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管理平台。助力全省退役军人数据库建设,实现“一人一档”。加快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建设,提升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七)构建综合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整合交通、水系、地理、人口、气象等数据,统筹建设应急指挥“一张图”信息资源库,提升对各类灾害、事故的主动监测预警能力,构建扁平化的综合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提高应急灾害或事故状态下指挥、调度、救援的综合响应和处置水平。(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

  局、市卫生健康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八)促进医疗保障信息共享协同。推动全市医疗、医保、医药数据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完善全市统一参保、征缴、药品集中采购等数据源采集机制,实现对医院全民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药品库、医用耗材库以及定点药店“进销存”等数据源全口径采集并完成对接省系统。逐步建成标准统一、数据汇集、规范协同的一体化医疗保障信息化支撑体系,促进医疗保障信息共享共用和业务流程优化协同。(市医疗保障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六、强化“数字政府”建设保障

  (一)做好组织保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要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对接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督促和指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单位按要求完成今年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做好资金保障。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要把“数字政府”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同级政府预算;整合部门信息化项目年度预算,统筹资金管理使用;用好用活省支持原中央苏区发展的政策,积极多渠道争取国家或省专项资金支持。[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财政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6月底前]

  (三)做好人才保障。加强“数字政府”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有目的地培养本地人才;加强交流学习,主动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将“数字政府”建设列入领导干部和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内容。[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委组织部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开展]

  (四)加强建设运营支撑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市政务大数据管理中心职能,选优配强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运营人员政治意识、廉政意识和保密意识。充分发挥基础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优秀企业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支撑能力。(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单位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五)加大舆论导向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融媒体平台等,广泛宣传“数字政府”建设、服务新理念、新做法,加强对“数字政府”建设的舆论引导;大力推广“粤省事”(梅州),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平台活跃度。[市委宣传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广播电视台、梅州日报社等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完成时间:持续报道]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要点部署的各项任务,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提出具体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市

  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推进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工作落实情况评

  为做好2023年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政府”推向纵深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夯实我市数字政府基础能力,打造出“数字政府”建设的欠发达地市样板,深化“放管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一、夯实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

  (一)完善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政务大数据中心阳江分节点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部署和使用,开展运维运营。依托省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门户、目录管理系统、需求管理系统、数据中台,加快建立全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共享应用体系,实现跨层级数据共享。深入开展省级回流数据和本地汇聚数据治理,加快完成法人、人口、信用、空间地理信息基础库建设,结合本地营商环境和民生服务,主题库、专题库建设和共享应用。加快开展公共数据普查,拓展公共数据的实际应用。推进数据可视化建设,依托政务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用动态实时数据图表方式展现政务服务运行情况及服务效果,为政府各级领导提供直观的、可视化的分析结果,协助领导更好地进行决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开展阳江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按照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在电子政务外网适度增加部署防火墙、入侵防御设备、入侵检测设备、WEB应用安全设备和抗全网行为管理系统等安全设备,完成市级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网络安全管理运行机制,搭建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运营平台,实现阳江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全网威胁可视化、通报预警与处置和统一安全

  管理等运营能力。〔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构建泛在普惠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体系

  (三)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场景化、精细化编制办事指南,提升办事指南的可读性和易懂性。梳理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办事频率较高的事项,编制形成市、县(市、区)、镇(街)三级“高频事项”清单。在高频事项清单基础上,按照“分类推进、效率优先、节约优先、协同优先、便捷优先、智能优先”原则,进一步梳理即办事项清单、零跑动事项清单、一件事主题服务清单、全市通办和跨市通办事项清单、“秒批”事项清单等。〔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化管理。建设事项优化任务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循环、动态监测相关事项的办件信息情况,动态推进单事项精细化梳理,智能化制定优化方案,自动记录每个事项的优化进度,实时反馈部门事项优化落实情况,更好督促跟进部门落实事项优化工作,形成事项优化提升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化一体化政务服务专题应用

  1.“四免”专题应用。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切实开展好我市政务服务“四免”优化专项工作,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免提交、政府部门形成的业务表单数据原则上免填写、用电子印章的免用实物印章、可用电子签名的免用手写签名。2023年新增600项市县两级自建业务系统办理事项实现“四免”优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

  “一件事”专题应用。依托“一件事”综合服务系统,在阳东区率先试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业务协同,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精简办事材料、减少跑动次数。2023年新增100个“一件事”主题式在线申办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3.

  跨区域通办专题应用。基于统一申办受理平台,适应人口流动的需要,在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研判分析的基础上,分批梳理我市全市通办、跨市通办、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建立健全跨区域通办工作机制,通过全程网办、授权委托、收件转办等多种形式,打破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让群众在就近的办事大厅均能办事,让办事群众少跑腿,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2023年拓展200项“全城通办”服务,同时推动江城区与湖南省郴州市、阳春市与湖南省湘潭市、阳江高新区与云南省曲靖市率先实现“跨省通办”,阳东区与恩平市率先实现“省内通办”。〔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4.

  智能“秒批”专题应用。学习借鉴深圳、广州等先进城市智能秒批的经验做法,对我市秒批事项进行攻坚,分批梳理秒批事项清单,完善建设“智能秒批系统”。申请人提交申请后,自动完成审批,即时出具审批结果,提升群众办事体验。2023年落地实施的“秒批”事项30项。〔责任

  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网通办”。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按照《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主题集成服务接口规范》开发系统接口,接入省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主题集成服务,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一个入口、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并联审批”,分阶段全流程“一网通办”,推进部门数据共享,开发申请用电、水、燃气等功能模块,实现水电气外线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深化“粤系列”平台型应用建设。拓展粤省事平台服务事项覆盖范围,推广政务数据和电子证照自主授权凭证化使用,探索市场主体公共服务进驻粤省事平台,实现实名注册用户突破200万,日均活跃用户突破5万。完善粤商通平台涉企服务功能,拓展粤商码应用场景,开展为中小企业赋能系列专项行动,实现注册市场主体用户超过7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6000。推动政府机关内部依托“粤政易”平台,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最大限度减少文件流转环节、简化审批程序、压减审批时限,提升政府内部办事效能。加强粤政图平台支撑服务能力,持续丰富地图产品应用。加强“粤系列”平台管理和运营,促进平台健康高效广泛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强化政务服务指导监督。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健全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实现所有评价对应到办事人、办理事项和承办人,强化评价数据综合分析和结果应用,确保差评

  整改率达到100%,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加强政府网站的管理维护。建立完善政府网站内容保障机制,推动网站改版建设,规范信息发布流程,推动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推动市政府门户网站与广东政务服务网深度融合,加强政民互动,提升政务服务响应能力。(责任单位:市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开启“一网统管”政府治理新模式

  (十二)加强“一网统管”市级统筹。出台全市“一网统管”工作指导性文件,围绕经济运行、科技、金融、能源、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市场监管、平安建设、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农业农村、民生警务、教育、民政、人社、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全面部署专题应用建设,提升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进“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推进全市通用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对上接入省“一网统管”通用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平_动。实现算法、模型、平台和应用接入、数据汇聚、可视化分析等集中管控和调度,提供可感可视可控可治能力,为试点应用专题接入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撑保障。〔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快“一网统管”试点专题建设。围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指挥、智慧水利、消防救援、经济运行等领域,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数据融合共享,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阳江分节点加强专题数据库建设,形成一批示范专题应用,初步构建“一网统管”体系,不断提升政府

  治理能力。(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_分别牵头)

  (十五)申请“一网统管”地市试点。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业务创新专题应用建设,在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政务服务、行政执法两平台、城市治理等方面,积极申请“一网统管”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批示范区,以示范引领推动全市“一网统管”工作全面开展。(责任单位:市有关单位、各级政府分别牵头)

  四、加快政府运行“一网协同”

  (十六)推广应用“三大主体”,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办公系统(OA)。

  1.

  通过“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移动高效办公。推动各地各部门业务系统接入“粤政易”,实现移动办公。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新建移动办公APP,已建APP逐步迁移到“粤政易”。

  2.

  通过“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搭建省、市、县(市、区)、镇(街)、村(居)五级横纵连通的公文交换体系,实现全市公文交换秒达。非涉密公文原则上通过电子公文交换平台交换,各地自建OA、电子公文交换系统逐步接入省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3.

  统筹全市标准版办公系统,全市统一标准、集约部署、集中运维,各地各部门一网协同、统一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配合)

  (十七)开发“多项应用”。根据需要,不断完善“粤政易”功能,以黏性应用推动“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用户活跃度。充分发挥粤政易安全沟通协作平台的能力,按照保密管理规定,要求各地各部门将属于工作性质的文字、语音、视频、工作群组、资料传输共享全部转移到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确保政务信息安全。深挖应用场景,大力推广粤视会、广东网院、知识库等19个省统建应用。创新建设行政执法文书集约送达、智慧后勤、数看阳江、内部“跑一次”等适用于我市的高频黏性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五、推动重点领域工作提质增效

  (十八)优化疫情防控数据支撑体系。完善数据采集链路,加强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应采尽采”的原则,大力开展本地医院、运输、客运、停车场等防疫相关数据实时采集共享,强化涉疫核心数据汇聚;健全防疫数据动态采集、实时共享、深度加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共享机制,形成业务数据使用闭环;强化大数据分析研判,深入研究疫情态势变化特点,优化排查模型,积极配合做好突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查找、源头追溯、重点区域划分、核酸检测等工作,同时政务服务部门将已汇聚的各类数据共享到_门,为落地核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十九)建设舆情大数据平台。设置大数据图文展示屏(展示区),将粤省心12345热线平台的话务情况、部门的办件情况、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部门的行政效能情况等数据实时展示,使我们更直观地全面掌

  握群众诉求分布及诉求办理情况,每月出具热点问题大数据分析报告,提供给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让平台成为一个数据准确的舆情收集站、了解民情民意的“领导视窗”。同时,通过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对热点问题及政务舆情找准症结所在,提前做好预判预警,把“接诉即办”转型为“未诉先办”,实现群众诉求与民生大数据的融合,赋能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工作等,将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构建智慧信用应用体系。加快社会信用建设,丰富信用应用场景,将信用报告功能接入粤政易,利用粤政易扩大信用报告使用及面,方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随时查询主体的信用状况,提高人员工作效率,提升主体对社会诚信环境感知度。依托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形成守信激励对象信息库,在“粤省事”“粤商通”等平台上建设守信激励专区,通过完善守信激励工作机制,丰富守信激励措施、拓展守信激励领域、创新各类“信易+”惠民场景,使守信主体在各类服务中获得更多优惠便利,提升公众对信用建设的获得感、荣誉感,促进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市发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一)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加快推广应用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加强民生、安全、食品

  药品、教育、扶贫等领域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分析、应用,推进与各行业专业监管系统对接连通,实现市、县(市、区)、镇(街)三级监管全覆盖。加快部署我市执法“两平台”,有序推进相关单位入驻,全力做好行政执法“两平台”在我市的推广应用,着力实现省、市、县(市、区)、镇(街)四级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信息自动采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和执法情况网上查询,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二)强化财政数字化监管能力。开展“数字财政”系统建设,通过“数字财政”推进财政制度,逐步实现财政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和财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牵头,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着力提高公共资源“智慧化交易”水平。在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现有的电子化交易基础上,加快升级完善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业务电子交易系统功能,实现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全面全流程电子化。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监管功能,为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动态监管、违法违规行为联防联治机制提供平台支撑。(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四)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能力。建立“三线一单”数据管理及应用平台,实现对“三线一单”成果数据填报审核、综合管理和可视化展示。(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五)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能力。建设阳江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治理工作,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底图和底线。加快建设阳江市自然资源一体化应用平台,推动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实现与其他政务系统及省级相关平台共享对接。为各项自然资源业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六)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AI发布系统的落地,将阳江本地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与粤政易、粤商通等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七)深化智慧新警务建设应用。实施“雪亮工程”市级共享平台项目,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市区智能交通二期项目,夯实、巩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现代化交通环境;推进公安事项上线“粤省事”平台,深化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和民生自助服务建设,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持续深化“减证便民”,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无证件(证明)办事”,推行公章刻制业治安管理优化服务措施,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公安政务服务优化提升新措施,切实提升企业以及群众办理公安业务便利度。(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八)推动应急指挥系统精细化。搭建应急指挥信息骨干网,接入“广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并推广应用。依照“一级建设、多级共用、本地扩展”的思路,依托“广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标准架构和基础应用功能,开展阳江市本地定制化建设,建立一个统一覆盖全市的应急指挥系统,全面提升我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九)构建消防新型信息化架构。建设消防救援支队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治理及数据可视化,全面开展基础数据采集。建设政务网消防专区,支撑指挥网和政务网应用。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志愿活动分别纳入“南粤家政”培训工程和“社会主义文明实践示范所”建设内容。依托“粤省事”开展实名登记制培训和知晓率调查,建设线上消防科普馆。利用“粤商通”平台推行消防安全预约上门服务,全面推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线上大承诺和自查报备。(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一)推动民政业务一体化建设。根据全省民政业务一体化平台建设要求,针对养老、儿童福利、慈善、殡葬、城乡社区等业务,全力配合省民政厅对相对分散的民政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升级,构建一体化平台,进一步提升民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水平。开展数据治理和深化民政数据综合应用,提升内部运作效能和科学决策水平。加快推进婚姻登记业务“全市通办”,满足群众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二)强化住房数字化管理。根据全省加快推动“数字住房(粤安居)”一体化平台建设要求,积极主动加强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沟通衔接,全力配合省项目组推进“数字住房(粤安居)”平台的开发使用,围绕住房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实现市民和企业住房业务全程网办。汇聚房地产管理核心数据,建立完备的房地产行业数据库,全方位满足政府服务监管需求和行业应用需求。(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三)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服务能力。利用政务云、公共支撑能力等建设成果,通过引入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电子签章(名)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开展“区块链+不动产”、智能审核的探索建设,并通过提升数据共享应用、拓展“交房即交证”“农房一体批量登记”业务等多个方面,推动阳江市不动产登记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四)推动公积金业务网上办理。推进偿还纯公积金贷款、纯商贷和组合贷款历次提取网上办理。依托粤省事平台上线公积金贷款部分提前还款、公积金贷款提前结清、按月提取还贷签约、离职提取、退休提取、异地公积金转入申请、还款计划查询、提取明细查询等八个事项。推进公

  积金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在电子证照的支持下进一步精简办事所需材料。(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五)构建“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模式。根据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部署,推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一站式服务、双拥工作管理、优抚信息管理、退役士兵安置等功能模块,完善退役军人数据库。(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三十六)提升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水平。配合省教育厅推进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中高考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三十七)提升农业农村局数字化管理水平。依托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互联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做好我市农田建设项目上图入库等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农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协同推进广东农业农村资源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应用,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十八)强化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能力。建立市属国有企业信息化监管体系,不断优化监管方式,对财务等关键环节实施实时监控、动态监管,积极主动加强与省_的沟通衔接,全力配合省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全国国资国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实时动态监管体系。(责任单位:市_)

  六、完善政务服务体制机制建设

  (三十九)推动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对政务大厅进行合理分区,升级改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网上办事服务区“数字政府”体验区等,完善服务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政务大厅软、硬件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推进线下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按照“应进必进”原则,除有特殊场地要求的服务事项外,凡纳入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的依申请办理的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须全部授权各单位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或授权委托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审批(受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一)推进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实现“一窗”分类受理。提高综合窗口人员业务水平,推动综合窗口从分类主题“专窗”向无差别“全窗”转变,提高一窗受理率。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推进“一个窗口”、“一支队伍”和

  “一套机制”,完善协办制度,加强培训,提升专窗业务受理能力和精准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一窗受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二)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意见》要求,全面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安全制度体系、管理体系、技术防护体系,彻底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对接更加精准顺畅。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工作要点,结合实际提出具体措施,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认真抓好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牵头加强督促检查,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第三方评估,并通报结果。

篇九:数字财政工作总结

  

  广东省数字财政工作总结

  近年来,广东省在数字财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财政管理效率、优化政府服务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数字化转型在财政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广东省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成果值得总结和肯定。

  首先,广东省在数字财政方面加大了投入。省政府不断加大数字财政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数字财政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为数字财政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广东省在数字财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推进数字财政建设,广东省实现了财政数据的全面数字化管理,提高了数据的精准度和可靠性,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再次,广东省在数字财政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省政府不断推动数字财政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不断探索数字财政在财政监管、风险防控、预算编制等方面的创新模式,为财政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广东省在数字财政方面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省政府通过加强数字财政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不断提升数字财政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数字财政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总的来说,广东省在数字财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财政工作的现代化和数字化转型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希望广东省在数字财政方面能够继续保持创新精神,加强合作交流,不断提升数字财政的应用水平,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数字财政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财政 数字

版权所有:阿达秘书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阿达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阿达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6028498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