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达秘书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改革开放44周年回顾与展望(全文完整)

改革开放44周年回顾与展望(全文完整)

时间:2022-06-28 11:30:07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革开放44周年回顾与展望(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改革开放44周年回顾与展望(全文完整)

改革开放44周年回顾与展望4篇

【篇一】改革开放44周年回顾与展望

回顾和展望家乡改革开放40周年

我的家乡是原平。

原平是山西省北部唯一的县级市,由忻州代管。

原平市位于东经112°17′~ 113°35′,北纬38°35′~ 39° 09′之间。地处山西北中部,东临五台县,西靠宁武县,南与忻府区、定襄县毗邻,北和代县、朔州市平鲁区、朔州市朔城区接壤。东西绵亘群山为历代之天然界域,阳武河、滹沱河畔是全市之开阔地带。辖区东西相距62千米,南北长约58千米,总面积为2571平方千米。

原平古称崞县,始置于秦始皇,属雁门郡,有两千多年的城治历史。1958年,撤销崞县,设立原平县,属晋北专区。1993年撤县设市改为原平市(县级)。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词典里,原平并不是个陌生的名字。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搭台唱戏”,掀动了汹涌的农民进城创业浪潮,农村与城市从二元对峙走向互融互动,曾写下过激越的篇章。由之形成的农村化城镇,环境压力和环境成本迭加,不堪负重。原平本地人对“灰茫茫”、“黑压压”、“乱糟糟”有着深切感受,有这样一种说法,原平是头顶“化二”黑帽子,脚蹚“化肥”脏池子。产业转移转型迫在眉睫,综合治乱治理势在必行。从渴望“黄土高原上淡绿色的城市到呼唤“水灵灵、蓝映映”的城市,成为城乡群众的期盼。

40年前,前进大街是原平改革开放的代表作,原平作为山西省惟一的改革试点县,“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曾上演过波澜壮阔的一幕。彼时,建设黄土高原上一颗淡绿色的明珠,是这个城市的梦想,绿色,不仅是生命的颜色,也是生态文明的本色,更是一个城市宜居宜业宜发展的追求。

创卫:逼出来的选择现代城市的必然要求。

国家卫生城市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是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集中反应,也是一个城市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对原平来说,是逼出来的选择,治理污染、改造城中村、清理垃圾围城、解决脏乱差,环境压力形成的负荷越来越重。走出困境,营造“望山见山,看水见水,有淡淡乡愁的新城市”,让群众的家园成为花园和乐园,是必然的走向。决策者的胆识和群众的意识凝聚成相向而行的共识,那就是必然下大力气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人居品质、发展品牌。

原平市从2008年起,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山西省卫生城市,2012年,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果断地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作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力创建的重大决策。同时,备受关注的天牙山风景区、滹沱河水利风景区去年顺利竣工,一山一水,奇峰秀水,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原平群众的人居环境,也唱响了城市东进序曲。一个极具魅力的 “水灵灵”的滹沱河新区轮廓初现,将有力地带动新型产业的崛起和城镇景观带的形成。

原平市地处山西中部腹地。矿产、水、耕地资源丰富,地理交通区位优越。得益于这些条件,原平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忻州县域领先地位,初步形成了煤炭、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五大支柱产业。

1983年,作为山西省惟一的改革试点县原平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用三年时间,使原平的经济达到更大的发展,工业利税超过了原忻州地区其他13个县市的总和。“原平经验”轰动全国,被许多地方借鉴。

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原平资源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变成了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集中表现在“五个低”:即资源利用率低,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工农业相关度低、集约化水平低和投入产出率低。这使得原平经济多年徘徊不前。尽管原平经济在忻州地区仍处于首位,但与全省其他强县相比,差距却越来越明显。

粗放式的经济已经不再适合原平的发展,原平必须进行转型。

在经过最初的请进来,做的是量,现在开始请出去,做的是质。

原平在2011年被山西省列为“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试点市,利用这次的机遇,原平走上了转型发展的道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发展的目标——习近平。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认真贯彻落实省、忻州市工作部署,以清明、清正、清廉为办事创业的本钱和底蕴,紧紧围绕“扭住跨越发展,挺近全国百强,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谐宜居家园”的奋斗目标,一手抓园区项目建设,一手抓创建卫生城市。

2014年1月23日,注定将成为“原平时刻”。以全国爱卫会技术评估组组长、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副巡视员于明珠率领的8名专家,一致通过原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国家级技术评估。如果从2008年的省级创卫开始,6年时间,原平市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蝶变”,畸重畸黑的产业转型顺利实现了退城入园,鼎立三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初步映现,一场大考交上了较为满意的答卷。

以轩岗、崞阳、原平构建了分工明晰的三足鼎立产业圈,而半坡上崛起的原平工业园区,则承载了转型综改引擎的职能。

从2010年1月,原平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勘查论证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作出“在崞阳镇石寺村一带建设占地50平方公里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战略决策,到2015年12月29日 ,山西省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决定,将原平循环经济示范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命名为“山西省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2010年8月迎来总投资12亿元的忻州神达能源集团千万吨洗煤项目在顿村签约落户,十里荒垣机声隆隆,拉开园区建设的大序幕,到如今投资4.77亿元建成“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工程,入驻总投资187.3亿元的34个项目,已竣工投产16个项目,初步形成现代煤化工、煤机装备、钢结构和新兴产业四大产业板块。

从2010年初干旱薄收的荒土丘,兔子不拉尿的贫瘠地,经过五载开拓创业,脱胎换骨,谱写出人间奇迹,成为全省最大的煤机装备、钢结构两大产业集聚区,并跻身国家火炬原平煤机配套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山西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山西省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山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山西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示范园区和山西省煤机装备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这不仅标志着原平市委、市政府交上了一份“十二五”圆满收官的精彩答卷,也演绎出一篇敢为人先、跨越发展的经济神话,从而树起了原平发展的里程碑,开启了市域建设的新空间。

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省县市级园区中的“头名状元”,率先登上省级开发区的高平台,这标志着原平市经济发展树起了一块史无前例的里程碑,开辟了原平市经济社会高起点发展的新空间。使“打造一个新园区,再造一个新原平”的宏愿美梦,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历史跨入“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之际,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呈现出开历史先河、创市域奇迹的雄壮阵容和亮丽风采,以非凡的雄姿傲然屹立于三晋大地,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令人刮目相看,频频点赞。

2010至2015年是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无至有的五年,2016至2020年,将是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弱到强的五年。这五年内,要基本形成产业集群,全面实践循环理念,蓬勃发展新兴产业,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实现生态环境和谐友好,有效带动周边城镇化发展,预计产值达到500亿元,就业人数10000人以上,成为在全国影响重大、在山西贡献突出、在行业地位领先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们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开发区改革创新会议精神的安排,在忻州市委、市政府的科学统筹的指导下,全力推动原平经济开发区向国家级开发区的行列进发。”原平市市长马志强说。

四十年风雨历程,四十年岁月轮回,折射出全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诱发我们许多感悟和启迪。

紧跟时代的步伐,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扩大开放,积极转型发展,搭上十三五规划的顺风车,才能在改革开放的车上越行越远。

【篇二】改革开放44周年回顾与展望

九二共识廿周年回顾与反思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889 次 更新时间:2012-07-31 23:17:01

进入专题:
九二共识

● 杨立宪

  

  今年恰逢两岸两会达成“92共识”整20周年。1月14日,台湾举行“二合一”选举,在野的民进党抛出所谓的“台湾共识”,试图以此击败坚持“92共识”的执政的国民党,结果功亏一篑。选后民进党开始检讨败选原因,尽管对是否因为不承认“92共识”导致败选看法不一,但多数人同意是其两岸政策导致登顶的最后一里路失败,因而都同意要“在互动中加强瞭解”,“用对话代替对抗,用互动追求互利互惠”。(注1)

  3月22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与胡锦涛会晤时表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现行法律(指“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是以‘一国两区’概念做为法理基础,足以说明两岸并非国与国关系而是特殊关系。”(注2)前国民党副秘书长兼大陆事务主任张荣恭就此强调,吴伯雄明确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以及“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具有极高的政治意义”,“对海峡两岸的互信基础形成向下稳扎、向上开展的作用,足以确保马英九下一个4年任期内,海峡两岸的和平共荣。”(注3)

  由上述两件大事可见,台湾主流民意在决定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力挺“92共识”;
选后民进党不得不反省其两岸政策,朝着接触对话瞭解互动的正确方向迈出步伐;
吴伯雄荣誉主席代表国民党明确表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表明“92共识”在两岸互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力,已日益深入人心,这不啻是对“92共识”达成廿周年最好的纪念。

  值此之际,笔者想从20年来两岸围绕“92共识”的互动切入,在此基础上对围绕“92共识”的一些争议作些思考和分析,从中探寻一些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意义的启示。

  

  回顾

  

  可以这么说,从1992至2012的20年,是海峡两岸对“92共识”的真谛及其重要性,在认识上不断调整、不断深化、不断清晰、不断凝聚的过程,这从以下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第一个阶段:1992.12-2000.5,两岸都对“92共识”的意义认识不足。

  众所周知,两岸自1949年之后的30年里,虽然“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台湾当局奉行“反共复国”的“基本国策”,大陆则奉行“解放台湾”的指导方针,但彼此都坚持两岸是一个国家、中国的领土主权涵盖两岸,应属无疑,这应是两岸在30年里大致可以和平对峙的重要原因,也是1990—1991年两岸两会能够相继成立并进行互动的重要背景。

  翻开1992年11—12月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往来文件可知,虽然彼时两会在民间事务性议题商谈中,对于究竟应否涉及及如何表述“一个中国原则”(以下简称“一中原则”),有不同的意见,但“两岸都坚持一中原则,都努力谋求国家统一,都同意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毫无疑问的,这实即“92共识”。(注4)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共识,两岸两会才能够在政治军事对立长达40余年的大背景下展开接触,先后举行了包括2次“汪辜会晤”在内的各种层级的协商会谈20多次,签署了4项协定,建立了两会制度性协商机制,务实解决了两岸同胞交往中一些事务性功能性的问题,促进了两岸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使两岸关系朝着结束对立、平等协商、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方向迈出重要步伐。

  但可惜的是,当时国共两个执政党都没有从内战和冷战的窠臼中走出来,加之相互不瞭解,彼此敌意重、心防深、成见大,习惯于用“阴谋论”来检视对方,用放大镜来检视问题和争议,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会纠缠于“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中原则”究竟是“一中各表”还是“一中不表”等,龃龉摩擦不断,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两岸同属一中”的共识,以致影响了两岸两会的良性互动。1994年“千岛湖事件”(注5)的发生给两岸关系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随后李登辉发表与司马辽太郎的谈话(注6)引起大陆对其搞分裂的警惕,1995年李登辉美国之行加剧了大陆对李的不信任,1999年李登辉发表“两国论”导致两岸的缓和气氛被彻底打破,两会联系机制因而中断。

  第二个阶段:2000.5-2008.5,国民党、共产党和民进党围绕有无“92共识”及应否坚持“92共识”进行博弈,陈水扁一度摇摆最终否认,国共两党则在“92共识”的基础上,重新达成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共识。

  2000年5月民进党首次登上执政舞台,两岸之间围绕“92共识”的争论由此进入新阶段。执政之初,陈水扁为了稳定政局和两岸关系,曾在“就职演说”中作出“四不一没有”(注7)的承诺,表示愿意在“92共识”或“92精神”的基础上发展两岸关系,(注8)并授意成立了“跨党派两岸小组”来协助整合内部共识,2004年还提出要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注9)等。但由于民进党坚持“两岸一边一国”的定位,故其作出的所有缓和两岸关系的姿态,充其量是策略运用而已,根本经不起时间的检验。2002年陈水扁兼任党主席后,不仅全盘否认“92共识”,还积极推动“正名、制宪、去中国”等。2004年,陈水扁发动了任内首次“公投绑大选”,连任之后更加紧推动“公投制宪”和“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致使两岸关系紧张局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与此同时,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泛蓝阵营下野后经过总结反省沉淀,对1992年两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中原则”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体会到“92共识是搁置争议,共创双赢最好的办法,如果不承认它,两岸关系会陷入不确定的状态,甚至于会倒退”,(注10)转而要求民进党当局承认“92共识”,在此基础上确保两岸关系平稳发展不要倒退;
对于陈水扁在“92共识”问题上先恭后拒的态度,泛蓝阵营的国、亲、新三党都给予了坚决的批判;
对于陈水扁当局推翻“四不一没有”承诺,公然推动“法理独立”的行径,泛蓝政党则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以实际行动捍卫了“92共识”。

  台湾政局的发展演变,特别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也使大陆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台政策因应新形势作了必要的调整,开始将“反独”作为首要任务,对“92共识”的内涵则作了更加明晰的界定。2000年5月20日,大陆中台办国台办针对陈水扁正式就职发表声明,要求民进党当局“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摒弃分裂主张,走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特别指出:“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我们愿意授权海协与台湾方面授权的团体或人士接触对话。”

  上述所引声明中有两个要点值得注意:一是明确将1992年两会共识界定为“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未再提两会往来文件中都认可的“两岸都坚持一中原则,都努力谋求国家统一”这两层意思,显然有对国共争论作个瞭解之意。换言之,此后这句话成为“92共识”的正式表述文字,如果国民党将此简化成“一中各表”,也未尝不可;
二是考虑到民进党执政的新情况和台湾社情民意的变化,以民进党当局是否“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和“明确承诺坚持‘92共识’”,作为检验其是否“真想谋求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改善和发展”(注11)的标志。换言之,大陆以此作为与民进党当局接触对话与互动的底线。其后的实践表明,大陆对台政策的这一务实调整,最大限度地争取了泛蓝政党以及台湾的多数民意,打击了民进党及“台独”分裂势力。

  由于陈水扁当局拒不承认“92共识”并极力推动“法理独立”,两岸关系陷入空前紧张的状况,大陆全国人大于2005年3月制订了“反分裂国家法”以为因应。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先后邀请泛蓝三党主席率团访问大陆,并分别发表了“胡连会”、“胡宋会”等新闻公报,达成了坚持“92共识”、反对“台独”、促进和平发展的“五项共同愿景”。在红蓝政党的共同努力下,陈水扁当局推动的“法理独立”图谋受到挫败,和平发展路线受到台主流民意的支持。

  第三个阶段:2008年5月至今,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并获得连任,国共两党在坚持“92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仅使“92共识”更加巩固,而且使之深入人心、经受考验。

  2008年,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领先221万多张选票的优势及58.45%高得票率,战胜了民进党候选人,实现了第二次政党轮替,两岸关系由此进入良性互动的拐点,展现出全新的风貌。

  如果说李登辉时期两岸曾围绕“一中原则”如何表述问题争论不休,陈水扁时期两岸围绕“92共识”有无问题斗争不已,那么,马英九主政后,两岸在“92共识”上曾有过的争议被以“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注12)所取代,“胡连会”达成的“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成为两岸携手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政治互信和新思维的指导下,4年多来,两岸不仅恢复了停滞9年之久的两会制度性协商,先后举行了7次“陈江会”,签署了16项协议,实现了两岸民众渴望已久的直接通航通商通邮和双向交流,以及在经济、金融、打击犯罪与司法互助、食品安全、渔船船员劳务、农产品检疫检验、标准计量检验认证、知识产权保护、医药卫生、核电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而且通过平等协商,初步解决了一些困扰台湾多年的扩大国际交往和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使两岸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大缓和大交流大突破大发展,使两岸人民得以分享和平发展带来的红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台湾经济发展出现困难、农渔产品和水果等出现滞销状况时,大陆想方设法为台排忧解难,释放“让利”措施,大手笔进行采购,积极推动陆客赴台旅游消费;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和早期收获清单的实施,不仅使两岸经济交流步入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运作的轨道,有利于两岸经济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而且使台湾经济得以更好地利用大陆广袤的市场和丰沛的劳动力资源,搭上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的顺风车,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风暴的侵袭,创下20年来的最高增长速度,为台湾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令人遗憾的是,下台后的民进党没有认清时代潮流和两岸关系发展大势,依然坚持“台独”思维,拒不承认“92共识”,而且“逢中必反”。新任党主席蔡英文虽然花了大量人力、精力和时间研究“十年政纲”,并提出“两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从世界走向中国、与中国战略互利”、“强化台湾、凝聚共识”等新口号,(注13)但她始终无法说清楚下列问题:1、不转变“台独”立场,不承认“92共识”,如何与大陆打交道、“与中国战略互利”?2、在中国大陆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岸经济谁也离不开谁的情况下,台如何“绕开中国走向世界,再从世界走向中国”?3、不承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不承认“92共识”,如何凝聚“台湾共识”?4、处理不好蓝绿关系和两岸关系,如何“强化台湾”?

  正因为蔡英文说不清上述的问题,导致在“二合一”选举的关键时刻,台一批重量级的企业家挺身而出,直指“空心蔡”之不可靠,以实际行动力挺“92共识”,力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导致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民进党及其“蔡苏配”在最后关头败下阵来。台湾主流民意用选票教训了拒不承认“92共识”的民进党,这与其说是“92共识”的胜利,不如说是两岸人民共同维护了和平发展局面。

  

  反思

  

  回顾20年来两岸互动的经历,有一个现象颇值得玩味,那就是:同一个“92共识”,在李登辉时代两岸曾围绕其内涵争论不已,在陈水扁时代又因是否承认并接受它而关系紧绷,但到了马英九时代却成为促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以及可以给我们以怎样的启迪?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两岸对“92共识”和两岸关系性质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这是符合认识发展规律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即使是对于具体事物或个别事物的认识,往往也需要经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即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0年来两岸互动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两岸在长期疏离敌对隔膜的情况下进行接触,本身就需要一个相互认识、相互瞭解、不断沟通、反复实践、反复修正想法与做法的过程,这期间互不适应在所难免,尤其在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以大陆方面来说,1979年后对台政策由“和平解放”转变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寄望通过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完成统一大业,已经是重大的调整,自认为很有善意和诚意了,因此,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80年代三大任务之一,(注14)成为上下一致努力奋斗的目标。没有想到或估计不足而一时难以适应的是,1980—1990是台湾政治剧烈变动的年代,台湾推行政治革新,蒋经国去世,李登辉主政,民进党登上政治舞台,政治本土化成为趋势,台湾当局视“一国两制”为“矮化、香港化、吞并”的代名词,处处小心防范。

  台湾方面成立海基会的主要目的,是因应两岸民间交流中衍生出的许多事务性功能性问题,与两岸政治议题无关;
而大陆成立海协会,除了与海基会对口处理民间事务性问题外,也希望以此促进民间交流,促进官方早日进行政治谈判,早日实现两岸统一。这是两岸两会成立之初,一直围绕事务性商谈应否涉及政治议题,以及究竟是“一中各表”还是“各表一中”或“一中不表”等,争论不休的重要背景,反映了大陆对台湾情况认识的局限性,以及两岸彼此在想法上的落差。

  

  (二)“92共识”兼顾了两岸的立场,是当时背景下两岸最大的交集点。

  

  还原历史可知,两岸两会是在两岸政治僵局尚未打破、民间交流衍生出许多事务性问题需要两岸配合解决的背景下,由两岸官方授权成立的民间性或半官方性的仲介服务机构。海协会被授权机构明确要求“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注15)海基会也以“中国的、善意的、服务的”为宗旨,(注16)其组织章程明定:“以协调处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往来有关事务,并谋保障两地区人民权益为宗旨”。(注17)海基会成立后台当局颁布的《国家统一纲领》中指出:“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乃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注18)

  由此可见,在当时背景下要求两会互动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进行,并不违反双方的既定政策,分歧主要在于如何界定“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在大陆对外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情况下,台湾方面害怕在两会互动中确立一中原则会掉入大陆的“统战陷阱”,因而要求事务性谈判不要涉及政治议题。但在台湾政局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大陆也怀疑走本土化道路的台湾当局有将两岸分裂永久化的企图,因而完全无法接受台的想法。在这种背景下,两会经过长达数月的沟通磋商摩擦,最终在往来函件中形成了“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显然,这一“共识”的形成似乎不那么规范。因为在程式上,“九二共识”是由两岸两会在函电往返的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统一的正式文本,也没有经过两会高层正式会议的确认和签字盖章;
从内容上看,双方同意“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坚持一中原则”,“不涉及‘一中’的政治涵义”,但实际上这种过于宽泛的约定无疑给各自的操作留下很大的解释空间,也因此埋下争议的种子,导致日后两会围绕究竟是“一中各表”还是“一中不表”争论不休,也给反对势力留下了藉口。

  但不可否认的是,“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坚持一中原则”,是当时背景下两岸之间所能达成的最大共识,体现了务实灵活、求同存异的鲜明特点。现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曾撰文指出:“‘92共识’既确认了双方的共同立场,又搁置了双方的政治分歧,是发挥政治智慧、照顾各方利益的结果。”“共识的核心和灵魂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此基础上,“可以搁置争议,也可以保留不同意见”,“体现共识可以采取灵活方便的形式”。(注19)

  后来的实践表明,承认并恪守“92共识”,两岸两会的互动就会较为顺畅,两岸关系的发展就会较为正常;
反之,两岸关系就会磕磕绊绊、欲进还退,甚至会陷入危险之中。时间越久,两岸之间经历的风雨越多,就越会觉得“92共识”的形成弥足珍贵。

  

  (三)民进党试图否定“92共识”、推行“法理独立”的做法根本行不通。

  

  如果说1990年代两岸围绕“一中各表”的争论,尚与国共之间的历史恩怨、法统之争和国民党对“中华民国”的情结分不开,那么,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之间的争论,则已超过了“92共识”本身,超过了一个中国内部对立的范畴,实际是两岸究竟要统一还是要彻底分离、以及台湾主权究竟属不属于中国的斗争。

  民进党的做法之所以行不通,从根本上说,是由两岸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从历史上看,两岸不仅存在着血缘、地缘、文缘、法缘、商缘的天然联系,而且利害相关,命运与共,和则两利,分裂则两败。虽然两岸关系有过不愉快的历史,过去的大陆政府曾经做过对不起台湾同胞的事情,但最重要的应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使过去的错误不再重犯,而不是一味记仇将古人的帐算到今人的头上,或者幻想以小抗大、“联外抗中”;
尤其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大陆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看到大陆的发展进步对于台湾经济发展、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毕竟一个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强大的祖国,是台湾同胞生存发展与安全福祉的最大保障,更何况祖国大陆视领土主权完整为国家的核心利益,决不可能允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其次,两岸同属于中国,不仅得到国际法的确认,得到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承认,也得到两岸各自法律的确认。大陆相关法律规定:“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注20)台湾的相关法律规定:大陆属于“中华民国”的固有领土,两岸现状为“一国两区”。(注21)显然,从法理上看,两岸在领土主权的界定上都涵盖对方,只不过实际管辖范围与“法定疆域”(Leagal Territory)有所不同而已,这正是两岸关系特殊之处,也是“92共识”能够成立的法理依据。因此,虽然台湾内部在“国家认同”上存在着尖锐的对立,虽然民进党竭力推动“法理独立”,但在没有成功之前,即使是执政也不得不“依法行事”。

  

  (四)绿营人士以“92共识”是“国共共识”、两岸对“一中各表”没有共识、2000年才有“92共识”的提法等为由,试图否认它的存在及其正当性,并提出要以“05共识”、“96共识”乃至“台湾共识”等取代“92共识”,这均是不能成立的。

  

  首先,“92共识”是由两岸官方正式授权团体达成的,而非国共党对党谈判达成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应把两岸两会达成的共识与政党共识混为一谈。2005年“胡连会”达成的“五项共同愿景”,可以说是政党共识(因政治体制原因,中共可以代表政府),因为彼时国民党是在野党,并不代表台湾的公权力;
但2008年国民党以大比例获胜重新成为执政党,两党的共识就有了两岸共识的意义,因为获得选民的授权,完全执政完全负责本来就是西方式政党政治的常态。

  其次,两岸确实在1990年代曾为“一中各表”争论过,但如前所述,这与时空的局限性和认识的局限性有关,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形势的变化,可以说国共两党在此问题上早就有新的认识和感悟,2000年起即已停止争论,2005年进一步达成“坚持92共识、反对台独、促进和平发展”的新共识,(注22)2008年后两岸共识进一步扩大,如今更在“两岸一中”上产生新交集;
在此背景下,民进党仍拿过去的事情说事,实在没有意义。至于2000年才有“92共识”的提法,并不能说明“92共识”不存在,只能说概括成这个名词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而已,在历史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再次,“05共识”、“96共识”和“台湾共识”均为民进党一厢情愿。2008年谢长廷等,提出可以2005年两岸推动节日包机直航的模式作为“05共识”,在此基础上展开两岸互动,此说随即被大陆台办发言人所驳斥(注23);
2010年吕秀莲提出应以1996年台湾首次直选领导人来凝聚“96共识”,以此对抗“92共识”,(注24)但迄今为止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响应者寥寥;
至于蔡英文在参加2012年大选过程中提出的“台湾共识”,因未能通过选战的检验而不值再提了。凡此均表明,民进党为了要摆脱“92共识”的羁绊,已到了挖空心思的地步,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任何涉及两岸关系的共识若没有大陆的背书是无法成立的。

  

  (五)“92共识”的实质是“两岸一中”,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两岸应从“各表一中”向“共表一中”靠近,从而为两岸关系良性互动注入更大的动力。

  

  如前所述,“92共识”的达成有其特殊背景,是在两岸都认同“一中”原则,都有接触交流互动需求,但又心怀芥蒂、互信不足的情况下达成的,故属于低度共识,不能满足两岸开展更高层级政治互动的需要,反而容易产生争议和摩擦。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展现了“坚持‘92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注25)的坚定决心、诚意和魄力,因而才有了“胡连会”达成的“五项共同愿景”。首届“胡连会”表明,国共互信程度提升,共识增多。正是在此背景下,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当局才会进一步达成了“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循序渐进”的共识,推动两岸关系进入全新的发展局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但随着和平发展的深入,两岸关系逐渐进入深水区,纯经济性、容易协商的议题越来越少,新议题的性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和政治完全分开,协商的难度也越来越高。例如:ECFA后续协商,文化交流协定,台湾参与国际组织问题,台湾与外国签署协议问题,两岸军事互信问题,和平制度化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仅凭“一中各表”或“各表一中”,不足以建立更高程度的互信,也不足以承担更高难度的议题协商,形势的发展要求两岸应该提升“92共识”的版本,即在“一中原则”上做出更为清晰一致的表述。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3月吴伯雄荣誉主席与胡锦涛总书记会晤时,适时作出了“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并非国与国关系而是特殊关系”的明确表示,并强调“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此举显然具有巩固政治互信的现实意义,传递出国民党当局希望两岸关系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的重要信息,为马英九第二任内深化两岸各项合作、争取更大突破开了好头。相信这样的举措是大陆所欢迎的,已朝着两岸“共表一中”迈出了重要步伐。

  需要指出的是,“两岸属于一国两区”虽然是国民党当局的最新表述,却并没有什么新意,而是“92共识”的应有之义,也符合两岸各自的法律对领土主权的界定,只不过过去为了与大陆较劲,台湾刻意忽略了“92共识”中“两岸同属一中”的本质,突出了“各自口头表述”的非重点,如今只是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已。但民进党和独派势力积非成是,对吴荣誉主席的言论大加挞伐,乱扣帽子,真不知让人说什么才好。笔者倒是替民进党担心,如果败选检讨的结果仍是延续“一边一国”和蓝绿对抗、两岸对抗的思维,恐怕会离两岸关系的现实、离台湾的主流民意越来越远。

  

  小结

  

  1992年以来的20年,对于两岸关系来说,是艰难坎坷的20年,也是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20年。有关各方都试图为数十年的两岸敌对纠结关系找到一个一揽子彻底解决的办法,但在经历了挫折教训之后,人们最终发现两岸关系错综复杂,暂时没有任何一方有能力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国共两党最先从犹如乱麻般的两岸关系中找到了一个可以理顺它的线头,这就是“92共识”。

   “92共识”虽不尽如人意,却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符合两岸关系现况、能为两岸所共同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唯有从“92共识”入手,两岸关系才有可以和衷共济、良性互动的支点,才有逐步乃至最终解决问题的希望。认清这一点并小心呵护之,对于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克难前行至关重要。

  回顾20年来的历程可知,两岸关系在这个阶段走过了一个不规则的驼形路线,即两头高中间低。但开头的高是不稳定的、时好时坏的,显示两岸互动正处于探索的过程中;
中间的低是岛内政治变迁和两岸发展落差的必然反应,也是两岸互动必须面对的现实;
后面的高则显示两岸经过摸索和经验教训的积累,已初步找到一条符合两岸关系特点的和平发展双赢之路,表明国共两党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这是20年历程留给两岸最弥足宝贵的资产。

  国共两党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主要表现在都认识到:两岸应“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看清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
以坚持“92共识”作为重要基础,以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作为根本归宿,以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作为有效途径,以开展平等协商作为必由之路;
秉持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共创未来的宗旨,以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先急后缓、循序渐进的顺序,累积诚意、善意和互信,逐步构建和平发展的框架。(注26)这些与其说是对“92共识”的弘扬光大,毋宁说是对其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2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表明,能否积极对待“92共识”,归根结底取决于是否真心希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曾经说过,“两岸关系最大的问题不在政策,而在态度”,“有没有92共识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心态,没有92共识也可以协商”。(注27)笔者深以此言为是。换言之,如果真正认识到两岸关系对台湾十分重要,真心想发展两岸关系,即使没有“92共识”,也会努力尝试推动建立一个共识,至少应从不挑战大陆最坚持的“一中原则”做起;
反之,如果认为两岸和平的价值低于“台独”的价值,即使有共识也会视若无睹,甚至将其推翻。民进党对待“92共识”的态度就是其对待两岸关系态度的缩影。

  令两岸同胞都感到振奋的是,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和平发展路线已经结出可喜的果实,“92共识”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在年初岛内大选中经受了严格检验。选后,民进党不再说没有“92共识”了,并且开始反省其无法取信于民的两岸政策,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1.14”选举的结果维护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为确保今后4年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机。两岸应抓住机遇,力争在“92共识”升级版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如此才有可能使和平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普罗大众,使和平发展的路线不再因岛内政党竞争而有改变之虞,进而达成两岸双赢的目标。

  但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国民党在“1.14”选举的胜利不代表“92共识”已坚不可撼,也不代表未来4年两岸关系会一帆风顺;
民进党的路线政策调整没那么容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人们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杨立宪,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
来源:《中国评论》月刊7月号

【篇三】改革开放44周年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山东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篇一:浅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的变化发展   浅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的变化发展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经济改革已经历时三十年了;
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搞起的包产到户为标志,中国农村的改革也恰好历时三十年。农村改革既是中国整体经济改革的时间起点,也是其逻辑起点。中国改革的渐进性特征、内在的逻辑推进过程和利益博弈关系,都已经蕴涵在农村改革之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农村改革帷幕拉开。1982年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此后连续4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2004—2009年,中央已连续出台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大、突破之大,前所未有。中国农村经济实现了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中国农业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新方向,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中国农村全面改革三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教育、医疗和人居环境等方面。

  政治上:(1)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村民自治为重要特征,包括村民议事、村务公开和村规民约在内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体系。(2)农民民主意识逐步增强。20年来中国村民自治的发展,推进了农村基层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扩大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增强了他们的民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自治能力。(3)实行征地制度改革,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2004年中央政府出台,2006年国家一方面继续加大建设用地监管力度。

经济上:(1)国家重视三农,大力支持和扶持三农发展,投入比重逐年增加。(2)农村生产经营制度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耕地延伸到林地。(3)农村产业和劳动力就业格局发生变化。农村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

  教育上:(1)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减轻农民负担。(2)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医疗上:(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入。(2)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使农民得到实惠。  人居环境上:国家不断加大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使得交通更加方便,通讯更加发达。并且,新农村建设明显加大了对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发生的变化世人瞩目,对中国农民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很多人像一场梦一样,发生这么大、这么深刻的变化。纵观改革开放中国农村三十年来的变化,中国农村改革三十余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总结农村改革经验,特别是发现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之间的关系,对于开拓新的改革思路,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十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无比正确性。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外开放在带来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会带进一些糟粕,正如小平同志所说,开放了,新鲜空气进来,但有的时候,苍蝇蚊子也进来了。所以,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国门要打开,好的东西放进来,不好的要拒绝,苍蝇蚊子要赶掉。此外,我们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工作上的失误。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难免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但我们走过的路程,我们取得的成就已经表明,不进行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社会的发展还将证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巩固成果、再创辉煌。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三十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文物鉴赏与修复  篇二: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迁调查报告   引言: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到今天已过去了三十余年。在1978年-2008年这三十年的历史长河中,深处改革开放最底层的农村也经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在2001年后期加入WTO之后,农村的情况也发生了明显地变化。此次调差主要针对我的家庭以及我周边亲人的整体情况变化做以记录整理,最后归整为家庭收入、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卫生环境方面。

  一、调查时间:2015年10月1日-2015年10月8日   二、调查地点:山东省东平县新湖乡   三、调查对象:村民、小学教师、村干部、乡镇医院医生   主要内容:
  家乡人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家庭及收入经历了从缓慢增长到稳定增长又到缓慢增长的过程,衣食消费由以前的大部分自给自足到现在多样化消费选择。住房交通情况也大为改善。教育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适龄读书儿童数量大为减少,村一级小学合并明显。近年来乡镇初级中学也有合并趋势,但不如小学明显。教师素质相对提升。农村卫生医疗覆盖明显增加,看病难问题有所缓解,尤其是国家2003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相对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是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部分工厂转移城市近郊农村地区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农村生活垃圾随地丢弃的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乡镇卫生院检测近年来周边村庄患重大疾病的农民逐年增加,比如食道癌、肺癌、白血病等。这与农村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报告呼吁政府强烈关注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和维护。

  具体报告如下:
  农民家庭收入的波浪线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还是人民公社大集体生产方式,如村民说“当时后泊村约200余户人家,分为7个大队,挣公分吃公粮。”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村里开始为每户按照人口分地,土地按照优良分为一级地和二级地,保持分地的公平公正。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源自土地收入。为了增加收入,就得给土地上肥料,当时化肥奇缺,而且价格昂贵。所以土地的营养主要来自有机肥{动物的粪便以及废坑积攒的生活排泄物},粮食的产量较低。粮食的收割主要靠人力,生产效率也较低。而且农业队天气的依赖较大,家庭收入的风险较大,但是收入在区域内呈现均衡的趋势。家庭生活消耗几乎是自给自足,几乎家家都饲养牲畜家禽。农民外出打工现象非常少。

  改革开放开始之后,城市建设开始了,随着农村家庭劳动力的增加,土地生产效率略微的体改,村民说“当时村里土地较多的人家有的买了手扶拖拉机用于粮食的运输。”这样小量富余劳动力出现了,附近村子有人外出打工,以建筑业为主,家庭收入开始有了多样化的增加。同时村里开始出现小型商店,主要销售  酱油醋以及烟酒等生活辅助品。

  直到进入2000年后,农村的变化才明显起来。此时大中城市建设进入高潮,劳动力缺口巨大,农民工开始以团体的形式出现,农民工的待遇也开始大幅增加。村庄里外出打工的现象非常明显,尤其是2005年国家免除了农业税,此时农村的家庭收入增长幅度也几乎达到了顶峰。随着国内制造产业的普及,以及设备生产线成熟之后的价格优势。农业机械开始大幅进入农村,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这个阶段对于中国各个行业来讲都是黄金时期,尤其是中国股市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变化。

  2008年之后农村由于前几年的“农民工经济”带动了农村自身小型经济圈的构建,村里的小型超市开始普遍起来,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富余劳动力也开始增加,尤其是家庭留守妇女也渐渐加入了劳动力大军,村办企业开始兴起,农村经济开始出现多样化趋势,但是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来临,中国的城市建设过度饱和,建筑业开始遭受危机,尤其是2012年之后这种冲击越来越明显,所以农村劳动力和建筑业密切相关,农民的家庭收入增长幅度开始出现了下滑危机。尽管妇女加入了商业劳动中,但是村级企业的不规范性,资金不充足最终的收入还是难以增长幅度弥补下滑的家庭收入趋势。

  所以农民家庭收入在改革开放这30里大致经历了一个弧线的历程,但是随着国家对经济的调整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相信这短暂的家庭收入危机会很快过去。相比改革开放之初,家庭收入的增加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建筑行的密切关系造成了农村家庭收入的及不稳定性应当引起政府重视,政府应该对于培养农村人才,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具体措施加以改善这一局面。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不容模糊的一点就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农民家庭收入与城镇居民的家庭年收入的差距被拉大了,贫富差距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农民家庭衣食住行愈渐多样性   改革开放之初,农民的衣食几乎都是自给自足,衣服主要来自集市上布料,回家再加工。村民说“当时村里结婚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房屋的构建主要土坯房,当时砖瓦结构的房子很少见。交通工具主要是靠自行车,自行车和电视机的普及率并不是非常高,主要集中于新婚农民青年家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乡镇周边村庄新婚青年不再垒土坯房,开始换为水泥钢筋楼板结构,告别了木梁结构。这与农村的经济条件开始改善是不分开的。

  2000年开始农村的衣食住行开始发生变化,新婚青年已经告别三大件的年代,取而代之的是五间新房、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衣服的选择非常多样。生活消费开始有所增加,乡镇人民商场生意火爆。但相比当时城市,农村的生活资料门类不够齐全。有些东西在乡镇以下村庄是买不到的。摩托车已经开始成为流行的交通工具,村子里几乎没有拥有汽车的家庭。除摩托车外,部分家庭开始拥有三轮车,拖拉机等农用车辆。

  2010年后农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上述所说家庭收入的增加,另外一方面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便利开始惠及农村,比如衣服样式、食物的种类大大丰富,在乡镇以下的农村超市里消费品异常齐全。全国各地乃至周边国家的特产在农村也可以看到。衣服的样式款式开始与城市接轨,物流配送的畅通,让农村的衣食住行生活消费开始不逊于城市的居民。农村的房屋建筑也呈现新的变化,新婚青年不再是五间毛坯房,而是完全盖好的一处宅院,并且是简装之后家具  家电齐全,或者宅基地不够的家庭通常是盖一栋二至三层的小楼。

  农民家庭拥有的交通工具更加丰富,随着新能源电池的开发利用,电动自行车在农村普及率达到97%,自行车反而减少,除此之外,农业机械以及农用车辆普及率也是非常高。并且农村新婚青年家庭开始拥有家用轿车,面包车等交通工具。由于农村车辆增加,农村的交通开始出现问题,国家节日尤其是农历春节时期农村的堵车现象堪比城市。随着政府对村村通公路的扶持,这种情况虽然大为改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特产等资源向外运送,城镇化建设的开始,农村的道路规划面临新的挑战。道路的使用寿命也接近极限。但是道路规划不能仅局限在乡镇,更应该与后期的城镇化结合,尽早规划,讨论实施,避免重复施工造成浪费。交通压力的增加还应当加强交通运行的监督,尤其是超载对省级以下公路的危害巨大,但又在农村极为普遍。所以加强农村交通监督也应当引起重视。

  农村教育资源的逐步整合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适龄儿童数量较多,几乎各村庄或者临近村庄都有自己的小学,故乡镇以下小学数量也较多,相对教师资源少,待遇较差,师资队伍素质较低,大部分是一些乡村上过中学的村民上课,鲜有高中或者职专毕业的老师。学生上学较为方便,几乎小学生都是自己步行去学校。但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是低的,教学环境也是艰苦的。学校规模较小,设施非常简陋。甚至部分小学连学生厕所都是临时堆起来的土墩围起来的。并且儿童失学现象明显,尤其是初中阶段失学率最高,特别是女孩。村民说“闺女上学啥用啊,最后还是不如找个好婆家。”失学之后的农村学生或者在家务农,或者后期跟随父辈外出打工。

  2000年左右由于计划生育在农村开始严格执行导致适龄儿童的人数大幅下滑,乡镇以下农村小学开始合并,乡村学生上学开始出现交通问题,基本都是老人开始接送孩子。教育资源开始初步整合,教学条件开始有所改善,学校的部分文体设施开始设置,校园硬件条件有了明显改观。师资队伍由于整合有了明显提高,此时农村学生辍学率开始降低,尤其是家庭条件改善后,农村女孩的辍学现象得到遏制。

  2010年以后乡镇以下农村小学几乎全部合并完毕,适龄儿童人数变化趋于平稳,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开始有了独立的教学楼、操场、实验楼等。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费用的免除,农村小学几乎没有辍学学生。师资队伍的建设步入正轨。农村教育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师资队伍建设已经纳入事业单位招考系列,师资力量提升明显。尤其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小学高级职称向一线偏远乡村倾斜之后,我们相信农村的教育会越来越好。

  农村卫生环境条件迫切需要改变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生产资料较为原始,农村生态环境几乎没有遭受破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乡镇企业的出现,使得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类企业由于资金实力问题,对排泄的污染物没有能力处理,再加上农村地区卫生环境的监管力度太薄弱,所以三十余年的经济变化使得这一现象愈演愈烈,成为当今威胁农民生活的头等问题。  随着生活物质条件的改善,农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成为污染难题,这类垃圾难以自动降解,对土壤污染程度较深且持久。同时由于乡村超市的普及,很多城市食品检验不合格的副食大量流向农村,对农民的生活健康尤其是儿童(这些副食主要由儿童消耗)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的加重,外加农业现在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很多农民在喷洒农药以及施肥的操作中缺乏技术指导,没有做好对农药、化肥等化学危险品的防护,也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伤害。

  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终于开始关注对为改革开放做出巨大牺牲贡献的农业,开始关注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健康。新农合的实施确实部分减轻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由于相比而言乡镇医疗资源还是贫乏的。

  随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农村重大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镇卫生所大夫说“近几年周边村庄患有食道癌、胃癌以及白血病的农民越来越多,这对农民来说是灾难性的”,该类大病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是灾难性的描述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因病致贫的情况在农村是相当普遍的。

  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需构建基层疾病卫生防治网络体系,尤其是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可以充分利用基层卫生机构对农民群众的健康情况进行初步检查,按照疾病治疗的难易程度或者疾病的危害程度进行划分,按照疾病情况向上级或下级医疗体系输送病人。同时要对农村出现的典型的疾病案例及时做好宣传预防工作。针对由于农业操作不规范到时潜在疾病威胁要积极要求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引导,比如喷洒农药以及施肥时需要注意穿戴相关的防护装备。

  同时对于农村的环境污染则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转型,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坚强环境执法力度,从大部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决维护共和国最后的土地生态环境!   结语: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底层的农业、农村、农民在这三十年的浪潮变化中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带了的经济成果,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环境,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也摆在了人民群众的面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我们要积极总结经验,尤其是关乎农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勇于迎接新的经济模式下,新的环境压力下的挑战,担负起大学研究生生的责任与使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   “不支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1978年12月,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此为标致,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沧海一粟,然而就是这三十年间,中国人民的面貌,尤其 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人民面貌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8年中国率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的家乡也一样有了巨大的变化。从以下四方面最能体现改革开放在百姓生活上发生的变化。

  一、同家乡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显性变化   1、衣、从带补丁的粗布衣到现在的追求名牌与时尚服装   从我父母老一辈人的回忆叙述当中了解到,当时家乡里的人都是自己做一件粗布衣服。从新到旧,这个穿过那个接着穿,穿到坏了也舍不得扔掉,补补接着穿,往往到了最后,这件衣服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了,一块补丁接着一块补丁,而且什么颜色的补丁块都有。除了衣服,鞋是自己做的布底鞋,都穿漏脚趾了,缝缝还接着穿。衣服只是一种防寒的工具,没有美感而言。过年了,谁家给女孩子买个带颜色的发带扎到头上,大多会引来同村小伙伴不停羡慕的眼光,小姑娘更是高兴好长一段时间。如今记忆中的这些已经永远成为回忆,一去不复返了。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了。家乡的百姓在穿着上与三十年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别说穿带补丁的衣服,就是稍稍坏点了也不穿,不是时尚款式服装不穿,不是名牌服装不穿。如今,百姓也舍得在穿着打扮上消费了,以前是出门没有衣服穿,现在是出门不知道穿哪套好。从外衣到睡衣,从头上的帽子到脚上的鞋子,样式不断更新,都讲究个时尚和搭配协调。小伙子、大姑娘、小媳妇都把自己打扮地漂漂亮亮。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了。

  2、食、从吃窝头到追求绿色食品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解决百姓的温饱一直是中国几千年来不断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民不聊生,王者何以为天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让家乡人民感觉真切的就是菜篮子和米袋子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餐桌的食物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上河湾镇干沟村农民蔡学珍谈起三十年来在吃的变化上,老人感慨万分的说:过去那是吃的啥呀,一大家子人,贴一锅苞米面做的窝头,没有油,做的菜一点油星也没有,就是这样的菜也不常有,经常是窝头就点咸菜、酱什么的就对付一顿饭,还常常吃不饱。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不再受饿。大人小 孩都盼着过年,能改善改善生活,过年了,能吃上一顿饺子。现在好了,平常就能吃上饺子,不仅是吃饱的问题了,想吃啥吃啥,调着样吃。大鱼大肉早已是平常菜,现在也嫌油腻了,吃饭讲究个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追求的是绿色食品。这三十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3、住、从小泥草房到大砖瓦房   社会中每个小家庭都有一个固定的住所,称之为家,所谓固土难离,落叶归根等等这些成语都说明了人们对家的留恋与不舍。房子作为我们家的承载,是我们生活的起居室,是一处温馨的处所。那么家乡的住房在这三十年中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呢?胡家乡红石村农民杨乃勤对住房的变化有着非常深刻的记忆。76岁的老人回忆说,当时家里兄弟姐妹多,结了婚就从父母那分开住了,可是哪有地方住啊,就和媳妇用土坏、木头、草垒起了一间小泥草房。一进屋黑呼呼的,做饭休息都在这一间屋子里,那真是一贫如洗的日子!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几年功夫,家里的粮食多了,手里也有余钱了,就这样又盖了两间土砖房,厨房、卧室都各自有了屋,感觉挺亮堂。可是现在儿女们长大了,不满足了,除了种地,又搞起了副业,学习瓦工,养殖技术,家里是越来越富了,现在又盖起了漂亮的三间大砖瓦房,并且套上了砖砌的大院墙,一进屋亮堂堂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都是党的政策好啊,我们才过上了好日子,老人满足的说。现在家乡人民不仅住进了亮堂的砖瓦房,有的已经进了城买了楼房。三十年来人们的住房条件是越来 越好了,面积是越来越大了。

  4、行、从土路到水泥路,从步行到开私家车   百姓的出行变化,完全可以见证家乡的生活变化。现在人们出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坐公交车,有人坐出租车,也有一部分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轿车,却很少有人步行出远门了。提到步行,我的父亲回忆说,以前出门上哪办个事,都是靠两条腿走路,谁家能有一台自行车,出门就像现在人开奔驰宝马。以前家里缺啥少啥,基本上都是走着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买,买个东西,来回就得多半天,带点东西就得用肩扛。哪儿像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公共汽车每天都有,出门上哪都方便速度还快。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如今乡村修水泥路就是最的一个例子,百姓出门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出门怕下雨天盼晴天了。现在的家乡农  民告别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时代了。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了。家乡人民的衣食住行,这些也就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最能体现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了。

  二、家乡面貌上的变化   家乡面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1、自然环境变化:以前低矮的小泥草房随处可见,牲畜都是散养,粪便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下雨天,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水和泥的路。现在走过家乡的一个又一个乡村,看到的是又一翻景象:一排排整齐砖瓦房,整洁的小院,一栋又一栋的养殖基地,笔直干净的水泥路,道路两旁是绿树花草;
生态环境变好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野生小动物不时的能在路边看见了。一个个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村庄在百姓眼中已是正常的景观。

  2、人文环境变化:自然环境的改观给人文环境也带来了很大的转变。以上河湾为例,现在的路变好了,环境变整洁了;
经济发展了,来我镇办厂发展的商人多了;
百姓精神面貌变得更加有精神了,不再无所事事,开始大力发展副业,牧业;
敬老爱幼的好事变多了;
发展新农村建设谋事的多了。总之,一句话,家乡的生产发展了,乡风更文明了,管理更加民主了。家乡人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三、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

  改革开放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最根本的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振奋了精神。三十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引下,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家乡人民在许多观念上都有了很大转变,最集中表现为两方面。

  1、在教育方面   三十年来家乡人民对教育上前后有两种态度,表现为从轻视到重视。在家乡有很多家庭的孩子仅限于念几天书认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就行。家长观念上也认为念书没有用,不如回家帮家里干点活。听父辈的人讲过,当时有这样一句话: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足见当时人们对科学教育方面有多么轻视。

  现在家乡人民对教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不再认为读书没用。一是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学生念小学初中的学费和书本费全部免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这一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肯定,也是对国民的一种教育引导方向。二是现在通过科技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农民在家通过各种渠道和亲身的例子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只有科技才能使人民走上真正致富的路。通过以上两方面,家乡人民现在都非常重视教育这一块。积极支持子女上学念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2、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转变   (1)养老保障上   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遗留下来的陈腐观念,认为养儿防老,重男轻女严重,尤其是农村大有不生儿子不罢休的架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百姓的观念已经逐步有所转变,大部分的群众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虽然我国现在仍是以子女赡养老人为主,可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出台的养老保险、最低保障、对独生子女父母的补助政策,社会上的养老院、托老院给老人们也提供了安享晚年的优质服务,使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这些让老人不再对其将来有所担心,归根结底观念的转变是由社会的有力保障做基础的。

  (2)在医疗保障上,百姓从硬挺到主动去医院看病   过去百姓认为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有点病是不会去医院的,认为这点小病不算啥,用不着大惊小怪的,吃点小药就好了,甚至说挺挺就好了。一来二去,小病挺成了大病。

大病没钱治也挺成了不治之症。现在国家为农民的生活着想也为农民的身体健康着想,在农村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并 且不断宣传科学卫生的健康理念。所以农民从心里上思想上也接受了去医院看病。有病也不愁了,都夸还是国家政策好啊,为民谋实事。

  四、百姓业余文化上的变化   (1)从听收音机到上互联网   三十年前百姓的业余生活很单调,买个小收音机都是一种奢侈品,还不是家  家都有,往往是谁家买了一台,大家都去听。改革开放了,政策搞活了,经济发展了,也需要丰富业余生活了,于是家境最好的率先买了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引得全屯百姓都来看。30年来,电视机已从少数家庭的奢侈品逐渐变为所有家庭的日常家用电器。即使是互联网,最初是百分之百的高科技象征,也一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2)从几乎没什么活动到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十年前的百姓几乎是没什么业余文化活动的,想看书?没有;
想看电影?哪里放场电影,得走出好几里地,一年也没两次。现在要想看书,看哪方面的书,你就看吧,就怕看不过来。想看电影,做家里就能看。想放松,下棋、打球、扭大秧歌、卡拉OK娱乐场所哪都有,随自己选。现代农村百姓从经济上富裕了,精神上也丰富了。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大农村从经济领域到其它各个领域,从三农建设到百姓的衣食住行,每一件事对老百姓来说,都深刻地见证了改革开放在农村的发展成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符合了党心、民心,顺应了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百姓稳定走上了富裕安康的道路。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改革开放未来前景,在新一代中央领导下,率领全国人民乘风破浪,必将把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更高、更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的祖国会更强大,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篇四】改革开放44周年回顾与展望



作者:王福生
作者机构: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兰州730070 出版物刊名:开发研究 页码:1-6页
年卷期: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改革开放40年回顾;改革;新时代;展望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并融入世界市场,进而推动世界经济、影响世界发展的伟大历史转折。与此同步,甘肃实现了经济体制除旧布新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中,仍然需要从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吸取成功经验,突破传统体制的制约,激活生产要素。

推荐访问:改革开放 展望 回顾 改革开放44周年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4周年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与展望

版权所有:阿达秘书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阿达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阿达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6028498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