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达秘书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4年度近邻党建工作作出思路(6篇)

2024年度近邻党建工作作出思路(6篇)

时间:2024-08-23 11:36:04 公文范文 浏览量:

篇一:近邻党建工作作出思路

  

  关于党建引领推进近邻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领导,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汇报关于党建引领推进近邻社区建设工作的情况。

  近年来,我们的社区经济一直保持着稳步发展的态势,但在社区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加强了党建工作,确保社区建设工作的全面顺利进行。

  一、党建工作推进社区建设

  我们将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精心组织了多项活动,如“关爱残障,心系邻里”活动、社区旧墙立新面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号召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我们也借助“两个学习、一个做到”等活动,提高居民的意识,增强居民间的感情,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二、坚持以居民为中心

  我们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坚持以居民为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居民服务体系,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居民议事会,及时回应居民诉求,为居民提供贴心的服务。社区文化活动、体育比赛等活动的举办,不仅满足了居民生活需要,也提高了居民的文娱素养,增进了居民感情。

  三、营造和谐社区环境

  在建设社区环境方面,我们加强了环境管理工作,采取了易懂好记的标识系统,拆除了危旧房,改善了社区交通状况,也规范了垃圾处理方式。我们还利用社区公园、广场、绿化带等优美的环境,组织了多场文化活动、庆典,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和谐健康的发展。

  四、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服务是推动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社区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并开展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如为居民解答疑问、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组织义工清洁社区等,充分发挥了志愿服务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志愿者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以上是我对本次社区建设工作的汇报情况,请各位领导审批。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为中心,团结奋进,共同推进社区建设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五、加强有机衔接和推进

  在推进近邻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充分利用资源,形成了协作互助的良好局面。同时,我们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和流程,确保工作的开展有序和高效。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以形成更加有效的近邻社区建设工作机制。

  六、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推进近邻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根据工作目标和要求,制定了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和标准,确保质量和效率。在工作中,我们时刻关注数据和反馈信息,及时跟进,调整和完善工作。同时,我们也鼓励和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七、加强对外宣传和服务

  外交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工作中注重加强与外部单位的合作,与其它社区取经学习,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思路和视野。这样不仅可以形成共赢局面,同时也有利于为社区提升形象和品牌,增强居民的信心和归属感。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居民的宣传工作,通过传统和数字化媒体,宣传社区建设的情况和进展,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总之,近邻社区建设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区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正确把握政策和经验,并进行切实的实践和探索,才能推进近邻社区建设。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为中心,加强工作衔接和协调,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外宣传和服务,不断推动近邻社区建设工作全面深入展开。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社区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宜居。

篇二:近邻党建工作作出思路

  

  党建引领行动方案5篇

  今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决胜之年,也意味着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将与全国人民一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成功路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抵达终点前也难免磕磕绊绊,更重要的是,冲刺完成以后的前行方向又该何去何从。

  对于脱贫任务和脱贫困难相对集中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应该如何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发挥“1+12”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规划措施、具体落实双管齐下。

  在措施的规划上,要体现全面覆盖和精准针对的要求。对于重点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保持一定的财政投入力度,以求总体稳定。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脱贫县,可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因地制宜地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挖掘其自身发展潜力以及巩固脱贫成果。对于返贫问题,健全防止返贫检测和配套的帮扶机制,杜绝贫困户在脱贫和返贫之间的来回挣扎。对于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推动其积极与乡村振兴同配套适应,确保广大的农村人口有应对风险、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

  在具体落实上,制定的政策离不开单位个人的落实,所以乡村振兴离开不专业人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培养造就一支

  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深入脱贫地区了解实情,根据当地特色和优势条件,配套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对于“三农”队伍的下乡问题,需要拓宽引才聚智的渠道,如通过现有的公务员招录制度、事业单位招聘制度等方式,将“三农”人才聚集到乡村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贡献力量、发挥作用。对于“三农”队伍的培训问题,需要注重当地人才的训练养成,通过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等提升本地青壮年人才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为乡村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人才。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者内涵都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属异曲同工之妙。广袤大地上,世世代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已经不再饱受饥寒之苦,如今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将会走上一条愈来愈幸福的道路。

  要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建强基层治理“感应末梢”。要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坚持聚焦农村生产力最活跃、群众幸福感最集中的区域,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大力优化组织设置,全面推行产业链上建组织、聚居区里建组织、跨村联建党组织、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等,构建乡村管理组织体系。

  要健全纵向组织架构。构建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单位、楼栋(院楼)五级“纵向到底”党组织体系。始终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群团组织置于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之下。

  要强化横向组织联动。建立组织、政法、宣传、农业、民政等部门“横向到边”联动机制,定期集中分析研判乡村治理形势、研究推进工作举措、会商处置重大问题,着力形成协作联动、齐抓共管的基层治理格局。

  要健全基层“服务体系”,夯实基层治理“功能系统”。要完善“立体化”服务机构设施。分级建立乡镇党群服务中心、村级党群服务站、村民服务点等“三级服务体系”,将健全服务体系与满足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努力为农村群众提供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便民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环境治理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搭建“智能化”服务信息平台。坚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集成分析成果,用好“e支部”、智慧党建APP等平台,推广网上党务、网上政务、网上农务、网上商务等信息服务,畅通群众诉求,方便群众办事。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汇总分析群众基本信息,基本需求,提高服务精准性和智能性。

  要建强“永不走”服务干部队伍。大力推行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党群结对等制度,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党员先锋服务队、网格员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农技员服务队作用,广泛开展送温暖、送文化、送科技、送服务,全方位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惠民服务。

  要健全基层“工作体系”,舒通基层治理“循环脉络”。要构建“dang委领导”的责任体系。抓好乡镇(街道)党政机构和站所整合,建立健全抓党的建设、便民服务、产业引导、综合治理等工作机构,依法确定乡镇(街道)权责边界,建立村依法自治事项和依法协助乡镇ZF工作事项清单,实行村级事务准入制度,提高乡村统筹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要构建“重心下移”的领导体系。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坚持扩权赋能、减负强责,发挥乡镇(街道)dang委(党工委)“龙头”作用,按照责权利相统一、人事财相配套的原则,赋予履行职责必要的发展自主权、委托执法权、人事管理权,增添治理资源、激发治理活力。

  要推行“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突出“自治为基”,完善村(居)委会自治功能,实现ZF治理与村(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突出“法治为纲”,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形成法治良序。突出“德治为魂”,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改革,加快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要健全基层“保障体系”,做强基层治理“骨骼肌体”。要强化领导机制保障。推行权责清单管理制度,把治理工作纳入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健全考核问责办法,健全以群众满意为主体衡量标准的治理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公开机制。

  要加大资源倾斜保障。建立乡村党组织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正常增长机制,根据县级财政收入增长同比调整提高;加强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推动部门项目、资金投入、服务供给、执法管理力量向村社一线倾斜,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要加强工作力量保障。结合农民工党建工作,采取乡情引、政策引、项目引等方式,回引一批有意愿、有情怀、有能力的优秀农民工、创业成功人士担任村干部;选用一批有威望、有人脉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校长等,回乡担任政策宣传员、民情观察员、矛盾调解员。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而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涉农社区,地域面积广,人口部分迁移,村级党组织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社会自治的需求与能力不相匹配,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服务与管理碎片化等问题,社区治理模式有待创新。

  党建引领,探索社区治理创新模式。以基础党建工作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群众生活实践,精准把握社会需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实行支部项目化管理、核心价值观宣传、困难帮扶、文化宣传等工作,探索和形成能够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自治举措。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满意的服务体系。强化运用“互联网+党建”思维和手段,结合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打造集党建、就业、社保等诉求反映、政策咨询、民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网络平台。畅通双向反馈渠道,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升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扩大社区事务参与和监督,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多方参与,凝聚社会治理的整体合力。在切实履行社区党总支主体责任的基础上,注重激发社区资源与力量。引进社会组织,强调以民生为导向,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教育、培训活动。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激发社会活力,提升民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发挥社区“大党委”、志愿者队伍、党员等多方作用,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弥补传统社区服务供给不足,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今年以来,__市坚持党建引领,注重问题导向,坚持党建领航,着力破解组织碎片化、人际陌生化等难题,着力探索新时代城市党建治理新模式,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着力构建小区党组织引领,业委会、物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共治体系,将在职、退休、流动等不同类型党员纳入小区党支部管理范畴,组建__个小区党支部、__个“红色业委会”;按照老城街巷、高端住宅、拆迁安置、国企宿舍、军民融合等小区类型,探索建立小巷党支部、关爱联盟等个性化组织。二是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街道以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为主要职能,赋予街道对县(市、区)直派驻机构的绩效考评、评优评先、干部推荐以及人事考核与任免征得同意权、干部统筹使用权等5项职权,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落实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全市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__个,明确由

  挂点的上一级党委班子成员担任召集人。探索“轮值主席”制,由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轮流担任社区轮值主席,带领其他成员单位共同商议、破解难题,社区党组织由会议“牵头召集人”转变为会议“服务秘书”,推进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由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

  与社区、小区治理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共建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模范机关和精神文明单位创建等参考。社区党组织定期收集整理群众

  反映的诉求问题,建立清单并逐项明确牵头成员单位,做好对接跟踪、督办提醒。三是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做到党组织离群众最近、懂群众最多、帮群众最快。建立社区“大党委”,按照“虚拟组

  织、实体运作”原则,将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吸纳为兼职委员,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协商解决治理重点难点问题;成立网格党支部,由小区自管会、物业企业、楼栋长中的党员组成,在决策监管、民主协商、服务居民等方面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建立楼栋党小组,打造楼栋信仰讲堂、楼栋故事汇、居民好声音、贴心家书等活

  动载体,及时传递党的声音,收集社情民意,回应群众诉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设立党员中心户,在党员家门口悬挂标识牌,推动亮身份、作表率,带头参与

  义务站岗巡逻、小区环境保洁等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用红色力量带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四是引导__名党员干部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引导__名党员到小

  区“双报到”服务群众。将小区划分为“紧密型”物业小区、“松散型”无物业小区和“开放型”街巷村社三种类型,由小区党支部联合物业、业委会等力量,发动__个小区物业、组建__支“暖心帮帮团”等志愿服务队,组织__名街巷长、楼栋长,为居民提供“五好邻里”服务,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

  一是坚持把“支部建在小区上”,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凡在册正式党员达3名的居住小区,均成立建制性党支部;在册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建立“兼合式”党支部;对无物业小区、楼宇等,依托网格化管理,联合成立党组织。目前全市共建立小区党支部__个,把组织建到群众的“家门口”。推动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按照法定程序,将小区党支部书记推荐选举为业委会主任,党支部班子其他成员

  推荐选举为业委会、业主监事会委员,鼓励小区党支部党员参选进入业委会。强化小区党组织在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业委会章程、居民公约等管理规范制定中的把方

  向作用,推动把“坚持党的领导”写入小区居民公约。探索推行“两议两评两公开”工作机制,即小区居民“自治议”和党建联席会“共治议”相结合,小区党支部

  对小区内部治理主体和社区共建单位进行评议,决策决议和实施结果公开,建立全流程、全方位的议事决策规范。二是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在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中强化“近邻”理念,充分调动成员单位、共建单位、社会化力量等资源,双向

  认领项目__项,X个派出所领导干部、__个社区管片民警全部进入街道领导班子和社区“两委”。探索组织共建,引导机关、社区、国企党组织主动对接园区、楼宇、商圈等,成立互联网行业联合党委、楼宇党建联盟、文化生态圈党支部,通过上门为企业提供服务、建立党群服务阵地等方式,营造社区与园区交融共享、互促共赢的良好氛围。针对社区、部门各自为战问题,探索社区综合联动队、综合监管指挥平台等联建共建做法,借助党建e家、党员志愿服务等信息化平台,通过街道大党工委项目认领等方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引导党员深入一线。三是按照“网格—楼栋—单元”三级架构,每个网格选配1名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每个楼栋、单元确定1名老党员、老模范或复转军人、在职党员担任楼栋长、单元长,常态化开展“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聚千家心”活动,建立万家数据库、便民档案库、居民健康库等“一本清”基础台账,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一是推广“千户访、百事帮、万家和”群众工作法,构建“近邻”友爱、党群一心的“熟人”社区。建成5个街道“近邻”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搭建__个由社区党组织、辖区派出所、街道司法所等多方力量组成的“万家和”纠纷调解平合,组建X支由党员带头的“百事帮”服务队伍,搭建厝边议事厅、小区治理理事会、邻里自治小组等议事协商平台,推动形成邻里守望相助、矛盾协商解决的自治共管社区治理模式。深化网格化治理,推行“千户访”机制,社

  区党群工作者通过常态化入户拉家常等方式,了解群众困难诉求,形成需求清单、民情清单和资源清单__余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制定“近邻公约”,整合“近邻热线”,开展“最美邻里”评比、邻里文化节等活动,积极培育无事多走访、有事共商量、困难有人帮、有呼必有应的“近邻”文化,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二是

  全面推行党员街巷长、楼栋长、网格员“两长一员”机制,由“两长一员”带头参加小区党组织活动、纠纷调解、志愿服务和自治管理,带动党员群众共塑和谐邻里关系。广泛开展“深化双报到、为民解难题”活动,全市__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小区报到,参加疫情防控和志愿服务。积极整合微信公众号、社区电话、楼栋微信群等渠道,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为社区治理建言献

  策。积极培育“邻里相亲、邻里和谐、邻里互助”的氛围,制定“近邻公约”,选树小区好婆婆、好媳妇、好家庭等邻里身边典型,引导邻里互学;积极开展“邻里节”活动,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在小区组织文体活动,促进小区居民从“陌邻”到“近邻”。三是坚持党建领治,推动居民自治、服务善治、平安法治、文化德治、社会共治相融互促,带动广大群众在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面推行党委提议、两委商议、各界代表审议、居民共同决议“四步”议事工作法,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推出“365零休”、随到随办、首

  问责任等服务举措,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精细化服务;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居民公约制定全过程,开办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讲好“社区幸福事”,传递“社区好声音”,小区内堆放杂物、私搭乱建、拒缴物业费、损坏公共设施等现象得到根本扭转。

  一是打造“近邻”党群服务中心,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社会服务最大化”理念,全覆盖建设__多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动民生类高频事项下放中心、就近办理,配套建设信息化自助服务设备,做到居民办事“一站式”、“最多跑一次”。对一些规模较大、人口较多的小区,利用物业闲散公共场所等,增设“党建驿站”等服务站点,开放近邻“帮带办”服务渠道,提供家门口便民服务,着力构建开放、集约、共享的近邻

  “15分钟服务圈”。同时,依托网络拓展“近邻”共享圈,完善全市“党员e家”党建大数据平台、“在职党员回家工程”信息平台等,让在职党员站出来、好报到、真服务;探索建立“党建超市”,实现党员服务意愿和邻里服务需求的精准对

  接;推动公安、综治、城管等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信息互联,建设“智慧邻里”等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对便民代办、矛盾调解、治安管理等服务工作的“一网统管”,以“微平台”服务“大民生”。二是实施五大行动。实施商业住宅小区融合行动。针对商业住宅小区业委会、物业矛盾突出,人员组成多元等特点,延长街道、社区、楼栋、党员中心户四级治理体系,以“比邻节”为抓手,指导建立小区党组织、业委会和物业三方协商机制,协商解决物业管理、小区环境改造、公共设施维修等重大事项,实现资源共

  享、环境共建、互利共赢。全市__个商业住宅小区设立各类党组织__个,主导开展三方协商__余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__余件次。实施城市老旧小区提升行动。针对__个老旧小区设施陈旧、物业管理不到位、老年人口多等特点,以“适老化”改造为目标,以“社区联合大党委”为抓手,由__余个小区党组织及时对接下沉街道社区的综合执法力量,对老旧小区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设置微绿地、小区停车位、出入口,加装电梯、监控、门禁系统等基础硬件,着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实施单位家属小区示范行动。针对单位家属小区普遍素质高、易管理、有资源的特点,以示范创建、规范管理为目标,以“先锋报到,共治有我”为抓手,开发“先锋报到”微信小程序,设置党建、法治宣传、志愿服务等14个智能模块,结合在职党员兴趣爱好、个人特长,推行党员先锋报到智能积分管理、双向评价,扫码认领街道小区基层治理任务。目前,__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已注册登记,认领服务需求__个。实施集中安置小区纽带行动。针对集中安置小区居民文明养成难、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__个拆迁集中安置小区,坚持“拆迁不拆党支部”,充分发挥原党组织在亲缘、地缘、趣缘上的纽带作用,推动党内关怀、服务代办进小区,规范居民公约,常态化开展知恩感恩、遵法守法、习惯养成、纠纷调处等活动,着力提高居民文明素养、习惯养成、情感认同。实施近郊“三无”小区兜底行动。针对“三无”

  小区体量大、人员杂、入住率高的特点,着眼解决私搭乱建、家禽散养、线路无序、乱贴广告等突出问题,以共建共治为目标,发动__个党组织、__名党员就近到社区开展“双报到”,认领“三无小区”微心愿、微项目、微服务__个,协助基层党组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兜底解决“三无”小区治理难题。三是树立“统”的理念,加强“联”的意识,协调辖区医院、银行、学校等构建区域党建联盟,实现组织优势、政策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引进__多个财政支持项目、__家社会组织、__多名专业人才进驻社区,把社会资源与居民需求对接起来。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推行公益换公益、志愿服务积分等制度,组建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家教服务、医疗保健、家电维修等__个“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建立道德银行积分兑换机制,把党员群众发动起来,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一、创新载体、强化功能,完善五级基层组织架构。在区、街道、社区三级治理层级基础上,建立中心社区和小区党群服务站,构建“区-街道-中心社区-社区-小区党群服务站”五级基层组织架构。在推行中心社区建设,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方面,针对老城区发展空间受限、社会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按照区域相连、民情结构相近的原则建立中心社区,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覆盖4-8个社区,选派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负责日常管理、活动组织、课程安排等,为周边居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实现用阵地吸引人,用活动引导人。目前,建成中心社区9个,惠及居民40余万人。2021年,桃园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区被全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场会确定为观摩点。同时,莲湖区全面建设小区党群服务站,实现小区资源力量有效整合。按照“一小区一站”的原则,以500户居民家庭为单位,建成小区党群服务站167个,确保服务群众有阵地。成立小区党组织1046个,拓宽社区党组织和群众的沟通渠道,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此外,建设“商居联盟”,实现党建引领全员参与。深化街道、社区和驻地单位党建联建,在小区周边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组建“商居联盟”,灵活设置党组织,动员各领域党员参与共治共建,形成全域治理的工作局面。

  二、优化网格、建强队伍,打通为民服务神经末梢。坚持把网格小治理纳入城市大治理,完善网格运行机制,实现组织建设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在细化“邻里格”,奠定网格做优基础方面,莲湖区划分片区、小区、楼栋、单元、居民家庭五个层级,以30户家庭为最小网格,131个社区共划分网格__个,实现一网“兜”起群众大小事。同时,充实网格员,把握网格做优关键。通过组织推荐、居民自荐、公开招募等方式,动员辖区党员群众、物业企业、驻地单位等力量,组建__人的网格员队伍,收集民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带动群众参与自管自治,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治理局面。此外,莲湖区按照每年不低于2万元

  的标准,设立网格员奖励资金,联合小区周边商户、共驻共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通过积分兑换、减免物业费等方式,对作用发挥好的网格员给予奖励,激发网格员干事活力。疫情防控期间,依托“邻里格”建立网格包抓全覆盖工作机制,社区党组织统一调度,各级网格长牵头,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防控有力有序。

  三、整合资源、共驻共建,构建区域互动工作格局。动员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群众团体等力量,主动入网进格,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互联互动新格局。在推行物业党建联建方面,建立“三联三推三服务”工作机制,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联动服务体系,延伸服务触角,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全区168家物业企业完成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338个老旧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该做法荣获2021年度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二等奖。同时,聚焦新就业群体党建,打造“莲心港湾”红色品牌,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莲心港湾”红色驿站,引导新就业群体中的流动党员亮出身份、发挥作用。联合相关单位成立“莲心港湾”服务联盟,开展稳岗助企、技能培训等服务,助力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全区建立红色驿站45个,20家单位加入服务联盟。此外,莲湖区还坚持“双报到”工作机制,全区84个机关党组织、40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签订“莲心协议”,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创文创卫等工作,收集办结

  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万余件。区委组织部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辖区党员群众等,注册全市“党员(志愿者)社区来报到”小程序。通过短信提醒、“点对点”联系沟通等方式,告知志愿服务事项、确定服务岗位,目前已注册__人,其中党员__人,为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坚强保障。近期,已有一批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核酸检测,助力疫情防控。

  下一步,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组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试行)》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治理、做活服务,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篇三:近邻党建工作作出思路

  

  福建厦门市湖里区金安社区:探索幸福近邻“1314”工作法

  助力基层治理创新

  一、背景

  2006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房地产市场,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的要求,厦门市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高林居住区就是当时厦门市最大、也是第一个开建的项目。2009年为做好高林居住区2.4万居民的服务保障工作,金安社区就此成立。面对社区中低收入家庭多、老人多、小孩多、辖区资源少的特点,金安社区党委创新探索幸福近邻“1314”工作法。通过搭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楼层管家”四级管理服务网,组建“近邻朋友圈”,推行志愿服务,实现“敬老在邻有福、育幼有邻积福、扶弱助邻造福、文化乐邻享福”,有效激发小区治理新活力,实现社区治理服务和居民幸福指数同步升。

  二、做法

  (一)“1”核聚心,激发红色邻动力

  培育“微组织”促引领。秉持“小区治理要强、小区党建先要强”的理念,将支部建在小区上,以小区(网格)党支部为支点、兼合式楼道党小组为着力点、楼道党员为主体的组织网络。培育楼梯长、楼层管家,由梯长组成网格自管小组

  并推选出小组长,并由各自管小组推选人成立小区治理委员会,赋予议事权、建议权、监督权,突出自治功能,正规化参与小区治理。

  开展“微学习”促祥和。坚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组织党员、居民读书会、读报会、学习分享会,让在场的党员群众主动参与新思想和党史的学习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进一步转化为提升思想觉悟和为居民邻居办实事的动力。同时广泛运用小区多平台广泛传播上级精神和民生服务等重要信息传达到每个党员、每名居民,通过键对键、面对面、心交心,让理论知识更好入脑入心,让文明新风沁人心脾,让思想带动润物无声,让新时代小区党建引领治理工作飞进寻常百姓家。

  搭建“微平台”促畅通。落实“支部建在小区、服务落在邻里”的治理格局,开通线上“金安之声”“居民意见箱”,搭建线下“党代表服务站”“书记回音壁”“民情会客厅”,延伸小区党建触角。发动社区党员、梯长、楼层管家等群众骨干力量,主动听取收集居民普遍关心的小区发展事务,了解居民林林总总的“大烦小事”,掌握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变被动应对、被动管理为主动发现、主动解决,激发小区治理内生动力。

  (二)“3”治融合,邻盟合作共发展

  联商联治,打造友里议事圈。聚焦小区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邀请职能部门、社区“大党委”成员、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小区贤能达人等问诊小区治理难题,为小区建设和发展把脉支招。发动小区党员、梯长、楼层管家等群众骨干力量收集居民普遍关心的社区发展事务,聚焦社区环境卫生、占道经营、机动车、电动车停放等难点问题定期议事,倾听民意、搜集民情、讨论民事,通过“邻”协商、“邻”协同、“邻”参与、“邻”服务的工作法,真正让居民说事、议事、主事,让党员干部释法、说理、建言,把小区一户户居民连接起来,一起商量一起办,让党群的关系更加密切融洽,凝聚起小区治理合力。

  居民自治,构建睦邻一家亲。破解保障性住房小区无政策依据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的问题,选聘梯长,在小区内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氛围,挖掘小区内医生、警察、法官、律师、教师等10类专业人才,在小区就近为居民服务,实现小区内相互服务、自治管理,把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压缩成为民服务“零距离”。

  多元共治,绘就亲近同心圆。用好社区志愿服务“金钥匙”,深化在职党员报到活动,结合精准“双报到”认领“幸福链接”近邻服务项目,构建起友邻互助服务网,形成

  “多方联动、团结协作、精准发力”的服务模式。通过党建工作联动、社区文明共建、干部群众互动、居民需求联办、文体活动联谊等有效形

  式,搭建需求清单化、服务项目化共治平台,架起靠党员推动服务、让服务温暖邻里的基层“连心桥”。

  (三)“1”点关注,网格管理零距离

  聚焦民生需求,围绕系统化建设、标准化运作、精细化服务,推进社区网格治理。一是定好“三清单”,全面及时掌握和回应居民需求,梳理民生、物业管理等各方面存在问题,因地制宜制定职责清单、便民服务清单和问题清单,确保民有所求、我有所应。党员带头参与小区管理与服务,带头整治楼道堆杂、高空抛物等不文明行为,协调解决自来水管老化、消防喷淋系统滞后、阳台设计缺陷等问题,真正做到居民身边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二是用好“四走访”,做到重点人重点事重点任务“马上访”,高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和特扶家庭“每周访”,80岁以上老人、重残老人、重点优抚对象、重症精神病人等“每月访”,低保特困人员、三类安置帮教人员、80岁以上空挂老人“每季访”,切实解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用真情和实际行动拉近社区与居民的距离。三是走好“五步法”,建册梳理问题,协调各网格长、业务口分管或相关单位为责任人,联动各方介入处理,及时向居民反馈处理结果,并定期回访跟踪问题成效。切实把服务末端精准延伸到居民家门口,通过内强素质、外强服务、力量下沉,把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压缩成为民服务“零距离”。

  (四)“4”项服务,邻心聚力惠民生

  与邻为亲,拉近“邻里情”。在小区党组织的引领下、小区党员的带动下,小区内大小事务都有了主心骨,党员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针对垃圾落地、占道经营等难点问题,近邻一起投入整治环境卫生、宣传文明新风,在文明创建中“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生活便利了,环境变美了,邻里感情更近了,真正做到了“小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共同打造了家门口的最美丽的新风景。

  与邻为善,化解“邻里结”。优化整合共建单位、双报到单位、社会力量等资源,凝聚起小区治理合力,在居民楼道架空层设立“睦邻角”,搭建起定纷止争、邻里沟通平台,促进邻里矛盾就地化解。

  与邻为伴,共享“邻里乐”。以庆元宵、过端午等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开放“近邻休闲亭”“便民宣传角”“儿童梦工厂”等功能完备的便民服务场所,营造和谐邻里关系。针对社区不少老人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开办“银发学堂”,链接社会多方资源,让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可以随时充电,享受终身学习的快乐。

  与邻为盟,志愿“邻聚力”。用好社区志愿服务“金钥匙”,建立“135N”党员模范带头服务模式,通过爱心结对帮扶让邻里情更浓,深化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就业圈、医疗圈、服务圈,凝心聚力共治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三、成效

  金安社区大力弘扬“远亲不如近邻”文化,突出红色示范引领带动,坚持“三问于邻”——问政于邻、问需于邻、问计于邻,推进服务资源向基层转移、服务力量向居民区延伸、服务内容向社区居民需求靠拢。聚力“邻里朋友圈”建设,通过让居民之间做好邻居做好朋友,找回传统文化里的邻里之情,让保障性住房小区有爱有温度,持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1314”工作法,实现小区治理服务和居民幸福指数同步升级,切实打通了党群联系“最后一米”,让城市基层治理变得更贴近实际、更富有效率、更具有人情味,也让“一生一世好邻居”的理念之花绽放社区每个角落。

  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福建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级文明社区”“福建省五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等71项市级以上荣誉。

  四、探讨

  小区从解决居民所想所需所盼出发,尝试探索“楼层管家—梯位—网格—社区”由下而上的自治模式,以弥补小区无业委会的先天不足以楼栋为单位,通过居民自荐与推荐等形式,从楼道党支部书记、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热心居民中挖掘招募“楼层管家及梯长”参与小区自治。从优秀的党员和居民骨干选聘楼层管家及梯长,并从楼层管家及梯长中遴选出片区自管小组,并由各自管小组推选人成立小区治理委员会。“楼层管家及梯长”们的存在,不仅可以起到监督物业服务水平提升,还搭起了居民与社区间的桥梁,及时汇总居民需求,将社情民意反映给下沉一线的网格员,再由网格员整理给社区进一步处理。“楼层管家及梯长”作为群众的传声筒,让服务群众更加精细,让治理问题解决更加高效。我们看到,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梯位、一个楼道,有了更多小区和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撬动着整个小区大变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篇四:近邻党建工作作出思路

  

  近邻党建驿站简介

  近些年来,为优化小区治理模式,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安全感,荔城区在各大社区积极打造近邻党群驿站,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创优服务内容,打通城市基层党建“神经末梢”。

  结合小区不同特点,通过规范名称标识、立面外观、功能布局等方式,建设15个驿站示范点,设置党群服务、便民服务、文体活动等5大服务功能区。小区党组织与30多家驻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实现场所互相开放、共用共享。小区党支部会同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物业服务企业等定期走访居民,收集群众困难,有针对性优化阵地服务,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感。

  依托驿站,建设“四点半”学校,邀请周边幼儿园老师和离退休干部担任“轮值园长”;推动公立医院医疗资源下沉社区分级诊疗;将便民服务事项下放中心、实现就近办理。针对邻里纠纷常发等问题,在近邻驿站设立“居民议事厅”“连心亭”等区域,搭建“居民维权”“法律在线援助”等平台,组织党员成立“邻里帮帮团”,上门调解邻里矛盾。

  探索推行党员联户、志愿服务等。楼栋长每日收集问题,党支部每周讨论化解难题,党支部、业主代表、物业每月在驿站进行议事协商。目前,已有效解决噪音扰民、违章搭盖、邻里纠纷等问题254件。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更是睦邻。眼下,三明市正在持续推动“近邻”党建工作落深落细落实,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层治理格局,让城市生活更温馨。

篇五:近邻党建工作作出思路

  

  某市关于推行近邻党建工作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届*次全会部署要求,切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补齐城市基层治理短板,增进人民福祉,现就全市推行近邻党建工作,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明确目标要求

  近邻党建是以组织与组织共建、组织与居民守护、居民与居民互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建立党组织引领下的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的氛围,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力争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进一步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理顺体制机制、创新载体平台,健全基层民主协商制度,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夯实组织基础

  一是推进小区党支部应建尽建。今年,有物业管理、条件成熟的小区应单独组建党支部,“兼合式”党支部党员参加组

  织关系所在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条件不成熟的小区,可与周边小区联合组建党支部,待条件成熟后进行单独组建。对无物业管理的、未建立党支部的老旧街巷小区、散居楼栋,全面推行党员街巷长、楼栋长、网格员“两长一员”机制,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到群众家门口。

  二是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社区党组织要全面覆盖,领导小区党支部开展工作。社区党员人数100人以上的,应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不足100人,但所辖小区党支部数量较多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社区党员人数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应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不足50人,但辖有小区党支部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三是推动人员交叉任职。通过法定程序将小区党支部书记推荐选举为业主委员会或业主监事会主任,将党支部班子成员推荐选举为业主委员会委员,将小区优秀党员推选为楼栋长、业主代表等。新组建或新换届的业主委员会中党员比例一般不低于50%。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党组织,推动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兼任小区党支部副书记或委员;对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通过吸收优秀员工入党,引导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招聘党员员工等方式,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推动小区物业党建联建。

  三、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制度。加强小区党支部对业主委员会、业主监事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引领,推动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章程,依法制定小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等。小区党支部要引领小区依法自治管理,引领各类组织专业规范运行、依法依规办事,引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参加小区党支部牵头召开的协商会议,解决小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二是完善党建联席制度。吸纳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共建单位、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作为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常态化运行机制,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重点研究加强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社区小区建设等方面重大事项,解决存在问题,促进条块力量向基层集聚。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应根据社区需求和单位实际,动态调整社区共建单位,做到精准适配。

  三是推行议事协调机制。小区党支部引领各类组织和居民代表自主商议小区内部重大事项;参与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共同商议涉及小区建设的重要事项。对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情况等进行评价,对社区共建单位参与小区治理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结果运用。及时公开小区重大事项决议,公开落实情况,接受居民监督。坚持党建带群建,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推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功能衔接。

  四是建立联系群众制度。发挥“两代表一委员”贴近群众、参政议政的优势,灵活设置“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工作室要常态化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收集居民利益诉求,有效转化为建议或提案,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居民实际困难。

  四、建强工作队伍

  一是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班子。按照有公心、有热心、有能力、有威望的要求,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班子。小区党支部书记一般从小区居民中的党员产生,鼓励在职、离退休党员领导干部担任所居住地小区党支部书记。小区内部没有合适人选的,上级党组织应及时统筹选派,可从街道社区党组织中选派兼任。规模大、党员数量多的小区,可由社区“两委”兼任小区党支部副书记、委员。

  二是深化在职党员报到服务工作。各级机关党工委、教育、卫健、国资等部门要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带头到居住地小区党组织报到,小区未成立党组织的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报到服务要带头宣传政策法规,积极参与小区党支部建设,主动参加所居住社区小区志愿服务、邻里活动,帮助群众化解矛盾、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建设近邻党建专职化工作队伍。注重吸引政治觉悟高、热爱社区事业、热心服务群众、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才到社区小区工作。整合街道社区工作力量,把党群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纳入到近邻党建工作者队伍中管理使用。各设区市要统筹推进党群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建立专门序列,建立健全与岗位等级、绩效考核相衔接的考评体系,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素质优良的专职化工作队伍。

  五、丰富工作形式

  一是打造小区邻里文化。传承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理念,在小区党建活动阵地、楼道电梯、公共场所等,因地制宜设置近邻文化宣传栏、宣传标语。鼓励支持小区举办趣味运动会、邻里文化节、“好邻居”“好家庭”评选等群众喜闻乐见、内容向上向善的活动,引导居民走出家门、相互交流,为居民相识相熟、增进感情提供载体。

  二是建立群众调解平台。定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居民法治意识和能力,营造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氛围。建立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包联网格、走访群众制度,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便民卡、组建微信群等方式,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离退休干部、法律工作者等群体作用,建立一支常态化矛盾纠纷调解队伍。灵活设置小区

  议事厅、邻里茶叙室等多元化调解平台,及时分析研判,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三是创新自我管理形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动员警察、律师、医生、教师等有一技之长的小区能人发挥作用,主动对接邻里需求,提供专业便捷的服务。由小区党支部牵头,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等参与,研究明确小区禁止性行为,摸排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调解邻里纠纷,进一步规范居民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居民权益。设立小区应急预警监测点,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上报、引导,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基层应急响应能力。

  六、强化工作保障

  一要落实经费保障。市、县两级要整合党建工作资源,通过党费划拨、财政扶持、专项补助等多种途径,保障小区党支部必要的工作经费。按照不少于*元的标准,给予新成立的小区党支部启动活动经费;可按照每人每月不少于*元的标准,向小区党支部书记(离退休人员和其他非财政供养人员)发放工作补贴;对在职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的,不得领取报酬,开展小区党建工作需要的交通费、通讯费、图书资料费等工作经费,可按标准实报实销,从相应工作经费中列支。

  二要加大培训力度。市、县两级要把社区工作者、党群工作者、小区党支部班子成员等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高校开展培训,通过典型示范、实地观摩、案例教学等方式,提高抓党建、做群众工作和应急处突的能力。市里每年举办1—2期小区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县(区)、街(乡)两级抓好普遍轮训,确保小区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天。

  三要推进阵地建设。围绕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等社区“七有”服务内容,提倡场所“一室多用”,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一站式”服务阵地。可采取向社会组织、市场主体、民办社工机构购买服务等方式,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推动各级各部门民生类高频事项下放到中心、就近办理,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利服务。小区要采取资源整合、自筹自建、上级党组织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好物业用房、公共活动区域等空间,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六有”标准,建设小区党群活动场所。

  四要加强技术保障。结合“数字*”建设,通过开发手机APP、建立微信公众服务号等手段,打造党建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党建、公安、综治、城管等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信息互联,精准对接党员服务意愿与邻里服务需求,实现便民代办、矛盾调解、治安管理等服务“一网统管”。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一要压实工作责任。逐级明确近邻党建工作责任,健全完善市、县(区)、街(乡)、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机制,各级党委要履行好抓近邻党建的主体责任,把近邻党建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定期专题研究部署,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街道党(工)委要发挥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社区党组织要发挥主导作用,提升服务水平,统筹好资金、资源、项目等,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各级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会同民政、住建等部门,加强对近邻党建工作的统筹推动和督促落实。

  二要鼓励基层探索创新。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创新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有效机制做法。探索组建区域性党建联盟,实施“轮值主席”制,破解城乡结合部、新兴产业带、商圈市场、各类园区、商务楼宇等特殊部位和关键区域出现的党建空白问题。各级组织部门要及时总结宣传近邻党建典型经验。

  三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各级党委要将落实近邻党建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综治工作)等考评以及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到社区小区了解在职党员报到服务情况,作为党员、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晋级晋职、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

篇六:近邻党建工作作出思路

  

  两邻理念城市基层治理经验亮点做法

  多年来,*市认真学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坚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打好“凝聚共识、组织融合、建强队伍、改革创新”组合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

  一、抓思想引领“铸魂”,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厚植践行“两邻”理念。关于城市基层治理的“两邻”理念,从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深刻回答了基层治理为了谁、依靠谁、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课题,为推进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深刻把握城市基层治理中“两邻”理念的要义要求。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既是一种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实践指向、工作要求。“两邻”理念的工作取向是“四互”,即邻里互动、互信、互爱、互助;实践路径是“四共”,即坚持要事共商、社区共建、社会共治、成果共享;根本目的是“四和”,即实现邻里和睦、环境和美、文化和融、社区和谐。践行“两邻”理念,要求创造“邻”的载体:

  ——各级党组织应积极搭建贴近实际、灵活多样的友邻睦邻平台,将辖区内各类人群、各类组织联系起来,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要求提升“善”的高度

  ——强化党组织的纽带作用,褒扬“伙伴”般的真诚之举,推动个人、家庭、组织实现情感融合、守望互助;要求培养“从我做起”的自觉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把个人“小我”融入社会“大我”;要求实施“伴”的行动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广大居民牢固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同体意识,自觉将“两邻”理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实践场景。积极推动“两邻”理念进机关、进社区、进头脑。

  近年来,*市采取扎实举措学习总结、宣传推广、指导实践,推动“两邻”理念入心入行、在基层治理中开花结果。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将“两邻”理念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党史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以及“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中,着力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两邻”理念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开展日常调研、到社区讲党课、联系服务企业等工作,深入宣传引导、努力示范践行,使“两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认知和行动自觉。

  二、抓组织体系“造形”,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治理格局

  近年来,*市、区、街道、社区各级党组织各负其责、上下联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行动方案,着力推动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担纲领衔、示范带动。发挥社区党组织一线指挥部作用。牢牢把握城市基层治理的重心,建设坚强有力的社区党组织,强化对社区发展规划制定、重大事务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领导,推荐居民党员担任业委会、文体活动队等辖区各类组织负责人。

  加大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资金、技术、服务等各类资源的力度,提高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质量,提升党组织在社区邻里成员中的威望和影响力。发挥网格党支部的前沿阵地作用。着眼于社区治理关口前移的实际,通过“一网格一支部”“多网格一支部”等形式设置乐邻、善邻、悦邻等特色党支部,广泛联合网格内各种资源力量,形成群众需求网格发现、支部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工作机制,以小网格撬动大服务、筑牢“红色堡垒”。

  坚持“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选择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热心服务群众的党员家庭作为党员中心户,引导其主动亮身份、担责任、树形象,联系左邻右舍,加强邻里互动,让社区群众平时见得到党员、有事找得到组织。

  发挥楼院党小组的桥梁纽带作用。借助楼院离群众最近、熟悉人员情况优势,向楼院延伸党组织链条,由同一楼院或相邻楼院的党员组成楼院党小组,在政策宣传、环境保护、纠纷化解、公益服务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发挥党员中心户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抓队伍建设“聚贤”,壮大城市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推进城市基层治理核心是人、关键靠人。*市紧紧抓住“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聚焦“专业化

  发展、职业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抓队伍建设,在选拔、培训、考核、监督、激励等各环节精准发力,为推进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打造过硬的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领路人,也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以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打破身份、行业、地域限制,择优确定推荐人选、全域统筹任用。坚持市级示范培训、区级重点培训、街道全员轮训相结合,依托各级党校开展“订单+清单”式培训。制定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的实施意见,强化区街两级监督管理,完善多部门监督联动机制。把社区党组织书记践行“两邻”理念、创新基层治理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并作为评先选优、提拔使用、调整退出的重要依据。

  建设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织者、“两邻”理念的主要践行者。坚持“面向社会、定岗竞争、公开招聘、择优入围、依法选聘”的原则,从严把好社区工作者入口关。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成立市、区两级社区工作者协会,强化考核监督和实名制管理。建立能力提升机制,坚持全面培训、工作考核、业务测试和综合评定相结合,打造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全科社工”。

  健全完善薪酬保障机制,制定3级12档的工资标准,实现“五险一金”全覆盖、薪酬待遇连续7年提高。扩大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分级分类组建党员志愿

  者服务队,成立家政服务、助老爱幼、文明创建等小分队,开展集中志愿服务和日常志愿服务,叫响“近邻有我、党员先行”,特别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万余名党员志愿者积极投身*个开放式小区的群防群控。挖掘培育一批社区能人、公益达人、楼(栋)长、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成为志愿服务者,在党的政策宣传、邻里互助、矛盾化解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让志愿服务成为基层治理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抓改革创新“赋能”,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城市基层治理优势

  载体创新下好“伴邻一盘棋”。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任务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客观上要求城市基层治理必须树牢全局观念、全域理念,创新活动载体,推动辖区毗邻相伴的党组织共建联动、社会治理资源有效整合。为突破楼宇之间、单位之间、企业之间的“围城”壁垒,在全市商圈市场、商务楼宇、工业园区等打造红色驿站等*余个党群服务中心,使之成为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服务党员群众的坚固阵地。组织开展“共联共享共建共促”活动,全市*个机关党支部与社区党组织精准对接,共同开展党支部活动,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依托数字*建设,推进“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发打造“全市通办”服务管理平台,为居民提供更智能高效的服务。

  制度改革织密“近邻一张网”。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是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的关键一招。*市多措并举在体制机制上集中发力,全面完成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精简街道数量*个,普遍设置党政综合、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综合办事机构,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沉到基层。全市*个街道党工委、*个社区党组织一以贯之、上下联动,统筹协调各领域党组织,织就一张近邻共融的“组织网络”,纲举目张地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战斗单元”。

  情感重塑实现“睦邻一家亲”。“两邻”理念为基层治理增添了更多“人情味”“烟火气”,推动“小邻和睦”走向了“大邻和谐”。健全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长效机制,依托“共产党员社区奉献日”“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

  在社区设立“居民评理说事点”,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使居民参与民*主治理更有序、表达诉求更畅通、解决问题更便捷。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打造承载民俗节庆、文艺表演、体育健身等邻里交往空间,举办“流动讲堂”“邻里节”“百家宴”等主题活动,激发友邻融合、守望相助热情,让社区居民始终看得到高高飘扬的党旗、感受得到家的温暖亲情。

推荐访问:近邻党建工作作出思路 近邻 党建工作 思路

版权所有:阿达秘书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阿达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阿达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6028498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