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阿达秘书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论文(5篇)

关于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论文(5篇)

时间:2024-08-27 14:54:02 公文范文 浏览量:

篇一:关于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论文

  

  麵区丁域_:XIANDAIYINGXIAO县域工业绿色发展中的困境及应对措施陈木妹(松溪县经济贸易信息中心福建南平353500)摘要: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支撑,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县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当前“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工业经济新主张下,县域工业必须尽快摒弃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才能走上集约化、绿色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本文首先解析了绿色工业的概念和内涵,其次分析了我国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当前困境,最后提出县域工业绿色发展的相关策略,期望有助于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实现长期经济效益。关键词:县域工业;绿色发展;困境及策略中图分类号:F

  文献识别码:A

  DOI

  :

  10.19932/j.cnki.22-1256/F.2021.03.094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单元,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国百强工业县仅以不足全国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关键在于县域工业。以往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以能源及资25%的县域GDP,其贡献之大令人震惊。据《2020年中国县域源的巨大浪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以及重工业轻农业、轻工业竞争力地图》显示,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集中分布于山商业等为代价,虽然形成了工业体系,奠定了县域工业经济的东、浙江、江苏三地的17个省(区、市),从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在发展基础,但工业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比较陈旧,工业设备和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厚实、周边辐射较强的沿海和老牌技术不够先进,专业人才不足,以及政策支持不充分等都阻碍工业区域,而绝大多数中西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县域工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业(二)我国县域工业发展存在的困境经济的国内外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1.绿色工业基础薄弱为指导,推进县域工业绿色发M

  ,是其必然出路,也是县域经目前我国除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工业区外,80%以上的济工作的重心。中西北部县域的工业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重型和新型工业一、绿色工业的概念和内涵产业缺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共绿色工业是以清洁能源为主,生产绿色产品的工业,即在有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但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三地,产品生产时,既做到最大化满足社会需求,又不会造成能源、分别为26家、21家和15家,占全国总量的28.31%。其他县域资源的过度损耗,同时减少了物料消耗,实现了生产集约化、受行业结构影响,工业增加值普遍较低,增加值增长压力较资源合理利用化、废物无害化,达到了生产与生态之间的和大。新引进企业规模小、散,精细化程度不高,工业发展缺乏谐。绿色工业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绿色工业就要树立绿强劲增长点。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发展思想,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2.绿色产业项目引进困睢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引人新产业、新工艺、新设备。绿色工大多数县域以农业经济为主导,没有设立专业工业园区,业应该是全产业链的绿色化,而不是单一领域的生产改革,发虽然有部分轻工业,但规模和数量很小,而化工类、机械设备展绿色工业需要加强供给侧改革,对工业经济的上中下各个加工制造类、新能源及高新技术类产业严重缺乏,加之很多县环节进行绿色改造,从而实现真正的绿色工业。域基础设施落后、资源贫乏,交通条件有限,工业用地不足,政二、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绿色发展的困境府扶持力度不够,项目推进工作压力较大,严重限制了本地招(一)我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商引资,使得新的工业项目难以落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获得了较好发展,县域工业3.绿色工业的成本压力较大也有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工业类型和工业发展规模也得到当前市场疲软,中小工业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了极大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据2019年相县域中小工业企业除了面临传统的用工、土地、运输等成本压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县域经济总量达到39.1万亿元,占到国力外,还因环保要求而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导致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0%以上,而县域工业经济比重更大,占到成本投人明显增加。并且随着国家加大防范金融风险力度,了全国工业经济的近50%,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整个进一步收紧银行贷款,各大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化解不良贷款,国家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的县域工业经济慎贷、惜贷现象严重,导致很多工业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无法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失衡,工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少数工业强正常运营。绿色工业对生产技术、机械设备、厂房设施配套等县,据《2019赛迪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2019年全国百强县要求都相比传统产业更高,而且新产业和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市)GDP共计达到9.4万亿元,对全国经济贡献总体超过10%,较长,企业成本投人大,资金回笼慢,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企工业增加值达到4.5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的14.8%,业生产、生存困难。现代营销

  :XIANDAIYINGXIAO-区丁域国目、年产3000立方米竹木制品加工项目等,进一步完善了县域工业配套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打好了坚实基础。(三)解决遗留问题,鼓励企业转型升级,降低成本探索性采取“老人老办法”,第三方质量验收和消防验收通过后就可以办理不动产权证,破解历史遗留难题。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工程,完善生产设备,加快新品开发、工艺提升和功能提升,赢得新的发展。

  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沟通协调,帮助优势企业增加产能、扩大生产、提升效益、多做贡献。比如,松溪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稳增长的若干意见的补充意见》

  《2020年县处级领导挂点重点工业企业、商贸企业活动方案》,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级财政资金,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绿色转型和升级发展。2020年全县技改在建项目共14项,总投资5.3亿元,包括年产5万台稀土永磁发电机项目、普仑斯水泵系列产品改扩建项目、年产10500吨卫材级复合短纤维生产线改造扩建项目、年产1.5亿双竹木工艺筷及年产500万件竹木厨房用具改扩建项目等。(四)加大新兴技术人才培养和保障力度首先,要将人才资源作为绿色工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应当抓紧落实人才引进工作,加大人才开发和培育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深挖本地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树立地方特色,利用县级融媒体平台,加大县域宣传范围和力度,提升县域公共影响力,吸引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敢拼敢做的年轻人才的加人,同时吸引一些绿色新兴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县人力资源部门积极与省市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进行对接,搭建职业人才培训平台,组织县域待业青年、下岗职工,以及企业在岗员工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活动,学习新技术,熟悉新型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为绿色工业的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保障。其次,要切实解决好相关人才的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为其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降低人才流失概率,减少企业损失。4.绿色工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绿色工业需要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需要实现最小的污染排放,这就需要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需要更多掌握专业技术和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人才资源。但由于多数县域地区无高等院校、科研中心、创业孵化中心,中等技术学校和专业职业培训机构也较少,加之与省市距离较远,自身发展空间不大等,很难吸引专业技术人才的加人,也难以留住本地优秀人才。目前很多县域仍以传统工业为主,地方高新产业和项目稀缺,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致使县域工业企业得不到充足的人才支持,长期发展滞后。三、县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有效策略(一)

  加强宏观规划和组织引导地方政府要立足县域实情,根据全县总体发展规划,认真梳理自身产业基础,详细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态势,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度。首先,要健全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修订省市县阶梯式政策,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上要有所突破,敢于创新;其次,要加快淘汰旧产能,培育新动能,促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政府积极牵头参与绿色工业产业的建设,结合现代市场经济需求,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以

  绿色食品、环保建材、轻工纺织、机械设备、新能源等项目为主导,发展一批新型工业产业。另外,出台保障性和刺激性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龙头企业的骨干支撑和带动引领作用,加大培育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引导其在市场开拓、转型升级上加快步伐,规模化发展。比如,松溪县陆续出台了《进一步加快“3+1”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松溪县工业龙头企业促进计划的实施方案》《松溪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松溪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稳增长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二)加大基础建设和保障力度,推进绿色项目落地首先,对新引进的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辟“绿色通道”,建立“直通车”制度,在用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抓龙头、铸链条”,将项目建设放在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开展以商招商、以情招商,拓展招商渠道。其次,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大园区低产、劣势企业的清理力度,通过土地置换、盘活、回收等分类处置办法,最大限度提髙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另外,做好新工业平台建设,引进具有先进技术和良好市场前景的企业项目,对新引进的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比如,松溪县立足“十四五”工业发展需要,加强新工业平台建设,县政府选址新建了一批地理环境好、拓展空间大、交通条件优、人力资源足的工业园区。截至2020年丨0月,松溪县已完成谋划项目丨4个,签约项目12个,开工项目14个,投产项目11个。完成渭田镇企业园区建设项目(一期)、仓储物流一体化项目、百年蔗酒研发加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谋划;建成东大广场大型超市开发项目、清桐茶业生产及加工项目、年产2万吨新型生活无纺布项结束语发展绿色工业是提升县域经济质量,增强县域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县级政府要加强重视,积极转变发展和管理观念,从规划布局、基础建设和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推进绿色工业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李繁荣.绿色发展: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短板

  ⑴.经济问题,2020(11)[2]2020(10)韩鑫.不失时机推动工业绿色发展U1.中国中小企业,

  [3]张小筠,刘戒骄,李斌.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绿

  色发展[I].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09)现代营销

篇二:关于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论文

  

  “双碳”目标下县域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

  王中亚

  【期刊名称】《商业观察》

  【年(卷),期】2022()35【摘

  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的必然选择。河南省巩义市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循环理念融入打造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全过程,建设美丽巩义,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巩义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突破的难题,诸如整体规划设计略显滞后、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高碳生活方式的惯性、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合作推进机制有待健全。要从战略引领、绿色转型、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舆论宣传和做好统筹协调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确保“双碳”目标实现。

  【总页数】4页(P42-44)

  【作

  者】王中亚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42【相关文献】

  1.河南省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西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甘肃庆阳地区为例3.低碳农业产业化存在的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低碳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4.“双碳”目标下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评《化工行业循环经济》5.“双碳”战略背景下,河南省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关于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论文

  

  浙江省县域绿色发展水平及其路径研究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其县域绿色发展水平一直备受关注。浙江省县域绿色发展水平及其路径研究,对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浙江省县域绿色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

  一、浙江省县域绿色发展的现状

  浙江省县域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环境压力较大。浙江省处于经济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受能力较弱,存在用地过度开发、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2.绿色产业发展不平衡。浙江省县域内绿色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绿色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3.环境治理亟待加强。部分县域地区环境治理力度不够大,环境治理经验不足,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4.社会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县域绿色发展中,社会参与度不高,公众环保意识有待提升。

  要实现浙江省县域绿色发展,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加大对县域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并且配套完善政策执行机制,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2.优化绿色产业结构。在县域内,应当根据当地资源环境状况,优化绿色产业结构,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绿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化转型。

  3.加强环境治理。政府应当加大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环境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解决环境问题。

  5.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县域内,应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绿色产业,提高产业绿色化水平。

  三、总结

  浙江省县域绿色发展水平及其路径研究,是全面推动浙江省县域绿色化发展的关键。政府、企业、公众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浙江省县域的绿色发展水平,推动县

  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希望浙江省在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构建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四:关于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论文

  

篇五:关于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论文

  

  目

  录

  引

  言

  一、县域经济内涵辨析

  (一)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二)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

  (三)县域经济是民营化经济

  (四)县域经济是城乡一体化经济

  二、永丰县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发展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三)制约的因素

  (四)面临的机遇

  三、永丰县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一)永丰县域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二)永丰县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1、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2、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4、创新服务业经营理念,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5、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统筹城乡发展;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7、加快科教事业发展,推动全民创业和科技创新;

  8、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生态永丰;

  9、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平安永丰;

  10、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结

  论

  参考文献

  永丰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当前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载体,没有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我国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2000年至今,永丰县经济空前活跃,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永丰同周边先进地区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经济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永丰县要再创辉煌,就是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和从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出发,以更宽的视野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强化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对永丰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分析研究,旨在为永丰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全文共分五个部分:112、金融运行机制不活,中小企业融资难,县域经济缺乏足够投入。突出

  表现在各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信贷规模和信贷资金的集中配置力度,普遍上收了县域金融机构的法人客户贷款审批权限,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削弱了基层信贷扩张的源动力,使得信贷决策链条增长,贷款审批环节增多,与县域企业贷款“短、频、急”的特色严重相悖,抑制了企业对资金的合理要求。(4)此外过于严格的信用评定,减少了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对县域企业的资信等级评估指标设置不科学,未体现大中小型企业的区别和区域的差别,使得县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较低,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而被排除在银行贷款门槛之外。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永丰县贷款增速均低于GDP的增长速度,2003年永丰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剔除核呆等因素,比年初增加5554万元,增长7.4%,低于GDP增速8.8个百分点。并且贷款结构极不合理,工业贷款余额所占的比例连续3年不到30%。见表12表12永丰县2001-2003年银行贷款情况

  年

  份

  贷款余额

  (万元)其中:工业贷款余额

  (万元)

  170231917120030工业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

  2425.626.42001年

  2002年

  2003年

  708127500976008工业贷款的增长远滞后于工业经济的增长,严重制约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县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永丰是一个偏僻山区县,无国道、无高速公

  路、无铁路,县乡基础设施滞后于吉安市其他县(市、区)。而且,农村税费改革后,原由乡统筹、村提留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缺乏来源,县乡两级财力有限,造成县乡两级无力投资乡村公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永丰县园田化面积仅为耕地面积的16%,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还十分突出。此外,乡村公路改造、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改造等任务都非常沉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4、动力素质低,科技水平不高。一方面,随着永丰县落户企业的技术含

  量、生产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对工人的技术、文化层次等要求越来越高,(4)

  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

  12而具备这些条件的技术工又恰恰是永丰县劳动力市场稀缺的。从永丰县劳动力的文化结构来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9.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也仅占28.3%,全县只有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500人左右,每年取得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不超过百人,且大部分流向外地,本地企业急需的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高度短缺。另一方面,企业科技含量低。2003年全县工业企业投入技改、新产品开发的资金只有3569万元,仅占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4%,新产品、新技术的产值率2003年仅为7.2%,低于吉安市4.3个百分点,低于江西省10.5个百分点。

  5、县域经济政策环境不宽松,管理权限小,不利于加快发展。一是收费

  部门多,收费标准高,企业难以承受。二是县级需要审批的项目多,审批程序复杂,县乡两级为跑审批、跑项目、跑资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加大了成本,而且大多数项目都要求县、乡安排配套资金,增加了县乡两级压力。三是职能和责任不断下放,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衡。财力层层向上集中,按理也应将职能和支出责任上收,但在财力集中的同时,职能和支出责任却不断下放。目前,县乡政府需要承担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等诸多责任,许多还是主要责任和“无限”责任。而且下放的职能和责任通常是刚性强、支出大、经常性的事项,对县乡财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5)

  二、永丰县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产业基础、发展战略(在后面章节重点介绍)等等;外部条件主要是国家宏观政策、区域发展态势、省市创业氛围等因素。(6)本章将试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永丰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永丰县域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人力状况等进行分析审视,有利于找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1、区位条件

  永丰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的东北面,东连乐安、宁都,(5)(6)

  李小三《县域经济概论》江西人民出版社

  马霄《竞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拉力赛》

  《中国经贸》2002年13西接吉水、吉安,南邻兴国,北界峡江、新干。县城距离105国道、京九铁路22公里,赣粤高速50公里,向南往吉安市58公里、赣州250公里、广州780公里;往北到省会南昌198公里,朝东至浙江780公里、上海910公里。辖区内抚八公路、永宁公路、永吉公路、古高公路4条省道四通八达,41条县乡公路交错穿行。尤其是抚八公路,是105国道与320国道的重要连接线,成为这几条道路车辆南下广州、深圳,东进浙江、上海的首选捷径。而正在设计中的泉毕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县城仅8公里,是连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重要纽带,被誉为程选主编《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年版

  井冈山会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以来,全省上下人心思上,人气兴旺,经济提速,城市变样。可以预见的未来5-10年,将是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重要时期将是江西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和发展最快的时期;是江西经济实现转型的重要时期;是江西经济与国际接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机制、体制、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时期。井冈山会议提出了“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发展思路,江西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重大战略决策,既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又符合江西省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吉安市委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深入分析吉安经济发展的形势,提出未来5-10年是吉安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转变的重要时期,是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些有利于永丰县域经济加速与长珠闽的对接,并在对接与互动中寻求加快发展的最佳空间和组合,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

  三、永丰县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思与对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要确立符合实际的目标模式,制定富有远见的发展战略。加快永丰经济发展必须依据永丰的经济发展现状,扬长避短,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全国、全省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探索永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以加速永丰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可持续协调发展。

  (一)永丰县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永丰经济发展的现状,依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永丰经济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市场化原则

  这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市场需求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也是县域经济调整的根本方向。(9)既要考察国内市场,又要瞄准国际市场;既要考虑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把握市场变化的长远趋势。只有以市场需求变化方向为依据,才能使生产与需要衔接起来,才是产销畅通有效益的和良性循环的生产。无论是县域中观经济调控,还是微观经济调控,无论

  (9)

  段培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系统框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0)

  刘前言《APEC成员在华投资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第13页《管理世界》

  1999年第2期

  25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说,政府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人格化政府的努力方向应当包括:一是人格化服务理念。强化服务,着力解决“通”的问题,包括通电、通水、通路、通信、通钱(金融)和交通、流通,永丰尤其要重点解决好公路交通问题,改善交通条件,推进城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对外形象。二是人格化整合功能。象追求人格完善一样,去追求政府功能完美。整合资源:资本总量、企业家队伍、营销队伍、技术队伍、教育资源、卫生资源、市场品牌资源。三是人格化法治精神。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制度环境,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和制度成本。当前,应着力抓精简体制性“三乱”,才能建设一个务实高效、廉洁诚信的政府。四是高尚健康人格的公务员队伍。这支队伍心里必须时刻装百姓冷暖,必须有奋起直追的敢拼、敢抢(机遇)、敢争(项目)的毅力,必须完全剔除“等、靠、要”当太平官的思想,必须有为完成某一项工作敢碰硬、敢啃硬骨头,敢于得罪人的作风,有“敢把皇帝拿下马”的虎气。同时不断学习提高,与时俱进,提高全体公务员队伍素质。

  结

  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单元。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

  26国县域经济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成为了各省、市、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日益加剧,科技和信息交流进程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因此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时期,全国各地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更加重视,许多县市已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本文在吸收国内县域经济研究方面的成果、借鉴有关书刊上公开发表的资料基础上,试图充分运用县域经济的发展理论、模式,尤其是通过纵横向比较,具体剖析永丰县的经济现状、经验教训、战略思路、对策建议等诸多问题,能有所创新,找到一条振兴永丰经济之路。总之,从永丰县经济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看,市场化进程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永丰县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唯一选择就是加速市场化。就是要在永丰县后发潜力进行科学评估,深入分析影响后发潜力释放因素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快速释放永丰后发潜力,使之转化为竞争优势,永丰地方政府必须积极采取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政策,来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愿它能为永丰县的各级领导和理论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以期人们通过本文能对县域经济的主要方面和永丰县经济现状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并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有所裨益。由于本人学识浅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综合管理、新趋势等方面研究还不够或较肤浅,对永丰县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也有待于在实践中验证。

  参考文献:

  1、吉利斯波金斯等《发展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

  23、李建德著《经济制度演变大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李小三主编《县域经济概论》江西人民出版社

  7、周金堂著《县域经济-双重挑战下的抉择》新华出版社

  8、王缉慈等著《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9、李小兰《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江西农业经济》2000年第3期)

  10、段培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系统框架》(中央党校课题组报告

  20021C)

  11、黄正坤等《解读江西县域经济》(江西省委办公厅信息处课题组)

  12、黄新建《江西县域经济可持继发展的理论探讨》(《江西农业经济》2000年第3期)

  13、唐建华《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学习导报》2003年第2期)

  14、刘颖《浙江是如何发展县域经济的》《转轨通讯》(2003年第1期)

  15、邓聿文《三大模式:殊途而同归》(《中国经济快讯周刊》

  2003年

  第39期)

  16、罗崇《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极》(《求实》2004年第1期)

  17、梁岩

  《关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增长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实证分析》(《经济与金融》2003年第3期)

  18、钟家辉《对江西公路招商引资的调查报告》(《决策之基--投融资篇》)

  19、刘刚《品牌战略: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步骤》(《国际经济合作》第3期)20、高扬《解读“始固”现象》(《中国改革报》2004年第2598期)

  21、程选《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年版

  22、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科学出版社

  23、谢自奋《城乡一体化的前景》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24、张敦富《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决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致

  谢

  2两年半的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业即将结束,在此,谨让我对省委党校教过我和没教过我的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是他们给予了我理论的丰富、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对老师的回报,我选择《永丰县经济发展研究》作为我的毕业论文。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谭旭孙副教授、刘晓青博士的精心指点、帮助、修改。谭旭孙主任、刘晓青博士治学严谨,他们从选题、编章结构的安排、写作技巧等方面给了我不厌其烦的指导。尤其是我的指导老师刘晓青博士,对本文的完成,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他既要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后,又要在省委党校上课,还要为我的论文作精心指点,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我的同事彭丽道、陈月洪、刘菊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存在问题

  虽然永丰县域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为:

  1、投入严重不足制约永丰经济发展。由于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江西乃致整个中部地区投入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对外开放是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地区,从南到北,先东后西,梯度推进的战略,东部地区的投入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永丰作为一个山区内陆县,长期以来投入不足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一是投入总量不足,增长速度偏慢。1981—2005年,永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比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比江西低0.2个百分点,比吉安低2.3个百分点,2005年,永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只占全市、全省的6.4%和0.4%,投资总额6.37亿元,居全市第9位,全省第68位;人均投资1500元,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70.0%,全省的82.4%,全国的33.5%;永丰的投资率(即投资占GDP的比率)为33.7%,仅为全市的79.9%,全省的69.5%。二是投资结构不优,活力相对较弱。2005年,永丰非国有投资比重为57.4%,比全市低8.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5.8个百分点,比东部六省市低9.9个百分点,比全国低3.6个百分点。永丰投资总量明显偏小,投资率长期偏低,固定资产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永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偏小。从经济发展规律看,经济发展初期,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强于消费;经济高度发达,消费弹性系数呈逐渐增强趋势,消费对经济拉动强于投资。根据永丰目前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80年代以来永丰的投资和消费两个弹性系数比较分析,投资弹性系数高达3.8,消费弹性系数只有0.28,因此,永丰目前仍处于“投资2拉动型”发展阶段,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2、对外开放水平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以发展出口贸易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在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内向型经济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永丰对外开放度低,三驾马车不能均衡使力,外需对经济的拉力一直很弱。2005年,永丰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85万美元,在全市居第9位,全省第76位,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额只有9.3美元,仅为全国的19.9%,全省的19.3%,江苏的7.8%,浙江的7.6%,广东的7.5%;实际利用省外资金0.8亿元,在全市居第13位,全省第72位。2004年,永丰外贸出口1380万美元,在全市居第1位,全省第9位。但外贸依存度只有5.6%,远远低于全国的60.3%,东部六省市的86.4%,江苏的75.5%,浙江的55.3%,高于全市的1.3%,低于全省的14.7%。

  3、产业政策定位欠准,投入产出效益不高。改革开放前,受国家有关政策影响,永丰主要发展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政策,国家发展重点主要转向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长远的、整体的发展思路发展规划重视不够,客观上造成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缓慢。同时,永丰地处山区和老区,工业发展难度更大。由于产业发展的滞后,造成投资效益偏低。2000年—2005年,永丰增量资本产出率(投资额与GDP增加量之比)只有3.8。2005年,永丰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的利税仅为7.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7.9元,比东部地区少10.6元;永丰规模以上工业每万元销售收入实现利润76.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06.32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64元。

  4、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低度化。根据有关专家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结论,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慢的首要因素是要素的投入增长状况,其次是市场发育完善程度。市场化进程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在那些市场发育比较完善的地区,经济发展就比较快;反之,经济发展就比较慢。目前永丰面临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体制创新和市场化程度落后,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迟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等。永丰面临的另一突出问题就是工业化程度低,工业化技术含量低,工业化体系不健全。目前,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永丰产业结构低度化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为招商引资难,引进大项目和技术含量高的项目难。

  (三)制约因素

  永丰县属国家中部地区、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还有许多方面,主要是:

  1、观念因素。有的领导干部缺乏现代市场经济的知识和本领,对办好工业园区心里没有底,开发区建起来了,但项目进不来;项目进来了,但迟迟不能开

  工。一些干部急于求成的心态比较重,忽视了按经济规律办事,行政措施多,市场运作少;考虑眼前多,考虑长远少。如对城市规划,往往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或变相改变前任规划,造成了决策浪费。虽然地方经济条件落后,仍然不切实际地大兴土木,建了一些标志性建筑和公益性建筑,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造成新的拖欠。

  2、市场因素。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产品供需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和绝大多数工业品出现结构性过剩,需求约束明显强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以往主要靠数量扩张和粗放经营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县域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农业出现低速增长,县域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较差。尤其是原来在较低水平上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面临着机制老化、产品竞争力弱等种种困难,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3、政策因素。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和直接支持很少,使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县域在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的产业政策和关闭“五小”企业等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和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明显,但客观上使县域经济的增长受到一定的影响。城市、城镇在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农民进城还带有不公平倾向,不利于打破城乡二元格局。

  4、人才因素。同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永丰县域人才资源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企业家奇缺,科技人才和商务人才较少,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县、乡工作的不多,愿去县域企业工作的更少,不少企业也缺乏招纳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甚至把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许多中、小企业既缺乏管理人才,又缺乏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一些县乡干部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因循守旧,眼界狭窄,缺乏创新精神。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特别是数十万外出打工人员中,不乏历经磨练,见识广博,有胆有谋的人才,由于干部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还不够深入,这些人才未能得到启用。

  5、投入因素。县、乡多属“吃饭”财政,没有多少财力安排事业和建设支出,收支矛盾异常尖锐。从金融机构信贷情况看,贷款过于向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集中,以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县域较难获得银行的青睐。加之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收缩县级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业务,使原本资金不足的县域深受“失血”之痛。近几年永丰县贷款增速均低于GDP的增长速度,2005年永丰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剔除核呆等因素,比年初增加6785万元,增长6.8%,低于GDP增速9.8个百分点。在吸引外资方面,比较优势不如大中城市,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6、环境因素。相对大中城市而言,永丰县在环境建设上显得滞后。永丰是一个偏僻山区县,无国道、无高速公路、无铁路,县乡基础设施滞后于吉安市其

  他县(市、区)。而且,农村税费改革后,原由乡统筹、村提留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缺乏来源,县乡两级财力有限,造成县乡两级无力投资乡村公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部分山区村至今还未通公路,出入不便、信息闭塞。同时县域信用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相对较差,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面临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国内宏观经济向好为永丰加速发展提供有利外部环境。一是随着全球经济的稳定复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会更加迅猛,有利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加速融合,将为永丰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永丰扩大出口、引进技术和资金提供更多的机会。二是随着“长珠闽”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和“泛珠三角9+2”经济合作的积极推进,永丰地处“长珠闽”边缘,更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接受经济辐射。三是中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宏观经济快速增长态势将保持较长时期。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春季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2006年将达8.0%。

  2、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和措施是加快永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国家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部崛起的新契机。国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有力地促进永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加快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带来良好的机遇;有利于永丰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有利于为永丰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创造条件;有利于永丰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条件。

  3、“全民创业”战略决策将为永丰经济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0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全民创业”的战略决策,号召在全省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热潮。“全民创业”的提出是对江西发展思路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进一步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内在发展能量,在全省形成众志成城谋崛起的生动局面。把各类创业主体激活起来,使一切领域的创业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加快致富,以创业促进和谐。

  4、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永丰释放积聚的能量提供催化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永丰经济飞速发展,2005年GDP增速达15.5%,位居全省第26位,全市第2位。永丰经济步入全省、全市中等水平,进入黄金发展期,呈现出崛起之势,率先在吉安崛起的基础和条件基本具备。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省委省政府提出“全民创业”战略和吉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三新”目标,将进一步集聚人气,12凝集加快发展的信心、力量和智慧,为永丰发展能量的迸发提供催化剂。

  二、永丰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一)基本原则

  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面对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永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务必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1、当前与长远齐驾。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因此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应按经济规律办事、清晰定位、准确把握跨越式发展的规律,抓住“长期性”和“阶段性”两个关键点,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如果看不到阶段性,就会目标模糊,心中无数,错失机遇。反过来如果忽视长期性,就会盲目乐观,急于求成,导致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2、内因与外力并驱。县域经济的发展要面对内外两个资源,两个生产要素,两个市场。当前我县经济发展的动力较为不足,外部因素的进入能给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既需要立足县域实际,充分发挥县域内部各种因素的作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又要眼光向外,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因素,在对外开放和合作中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借鉴与吸收共进。沿海发达地区在先行发展的道路上,已经积累了成功经验。我县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用较短的时间走完发达地区用较长时间走过的路。就要跳出县域看县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审视自己,找出自己的比较优势和不足,注重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吸收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创造性的借鉴与吸收,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振兴发展之路。

  4、特色与规模双赢。避免雷同,形成特色是加快县域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必须依据各自的区位、自然资源等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良品牌。要克服“多、小、散、乱”的通病,依靠群体优势,在形成特色产业的同时,逐步壮大以保持一定的规模,从而把自己的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目前永丰县有一些特色的产业和区域品牌,如茶油、优质稻、辣椒、良杂猪、水产品等,但知名度、市场影响力和辐射范围都有限,要力争做强做优。

  (二)战略思考

  加快永丰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把握重点,抓住关键,着力从以下十个方面着力。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按照“做优产业、做大园区、做强企业、做响品牌”的思路,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优化结构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发展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实施品牌战略为突破口,依托工业园区加快产业集聚,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永丰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一是制药食品业。充分发挥广恩和公司、诚志永丰药业、京通药业、地威药业这四家制药企业完成了GMP认证改造,取得了医药市场准入“绿卡”的优势,加大科技创新与投入的力度,开发新产品,新上生产线,扩大规模,打造真正的药业强县。以“绿海”、“金纳尔”啤酒、“老蜂农”蜂蜜、五味矿泉水、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依托品牌,扩大规模,形成规模优势。二是矿产冶炼业。充分挖掘永丰县丰富的碳酸钙矿产资源,开发纳米碳酸钙系列产品;充分利用有限的莹石资源,建设深加工生产线;规范和扩大铁矿开采。三是纸业林化业。重点发展绿盛木业、博源公司生产线扩改、永友化工异地扩改及十多家纸业公司。四是针织服装业。重点是完成宝绿公司的技改,扩建针织企业的生产线。

  2、加快产业聚集,做大工业园区。以提高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度为重点,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链式化延伸,企业集群化组合,资源循环化利用,把永丰工业园打造成精品园、财税园、特色园。

  3、坚持扶优扶强,做强骨干企业。结合永丰实际制定骨干企业成长的发展机制和帮扶措施,支持优势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培育一批主业集中、品牌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

  4、推进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强化产学研联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和营销网络化水平。

  (二)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思路,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立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继续贯彻执行国家稳定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扩大优质粮种植面积,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扩大高产稳产、抗灾保收面积,巩固永丰县粮食生产区地位。

  2、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永丰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县”的品牌优势,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大力推广农业“三新技术”和绿色农业生产技

  术模式,重点发展绿色蔬菜,推行猪——沼——菜(绿肥)、草——牛、(蘑)菇——菜(粮)等生态农业模式和各种高效农作物套种模式,突出抓好坑田、佐龙、潭城、恩江各1000亩常年大棚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和早春蔬菜、秋延蔬菜、高山蔬菜、常规特色蔬菜生产。同时,精心打造生猪基地、山羊基地、麻鸡基地,;精心打造以白水门、高虎脑、下溪、野溪水库为主导的水产精养基地,充分利用可开发水面资源,每年建立1—2个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精心打造以鹿冈蘑菇为主导的食用菌基地;精心打造中村毛竹低改高产示范基地;精心打造黄栀子、桔梗、白术、伏苓等中药材种植基地;精心打造以坑田、瑶田、佐龙、恩江、鹿冈、沿陂等6个乡镇公路沿线的花卉产业带;精心打造南部山区烟叶生产基地。

  3、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努力实现农业从农本型向农工型、农工商型转变。一是扶强龙头。建设好一批关联度大、示范带动力强、幅射面广的农产品流通、精深加工、储藏保鲜、运输等龙头企业,重点扶优扶强绿海公司、蔬菜发展总公司、绿丰公司等骨干龙头企业,促其做大做强。二是打响品牌。充分利用“永丰牌”和“绿海牌”这两个全省知名品牌,健全绿色农产品检测体系,建立“永丰县绿色农产品检测中心”,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以品质打造品牌“航母”;通过改进产品包装,提高档次,加强媒体运作,创出品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三是健全市场。抓好县蔬菜批发中心市场二期工程的改建扩建,并投入使用,农产品主产区专业村设立销售点,形成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乡镇销售点为补充的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加强与省内外蔬菜专业市场的联合,在大中城市增设我县绿色蔬菜等农产品直销点,注重做好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外展和外销工作,建好用好农经信息网,积极拓展网上市场,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4、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保障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加快“五通一气”工程建设步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多方筹集资金,全力支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机遇,按照“突出外资、集聚内资、扩大外贸、拓展外经”的思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一是进一步改善永丰县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清理修订涉外经济政策,加快体制创新步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到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二是实行多形式、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战略。坚持主动出击的方针,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健全招商网络,改进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采取专业、网上、小分队等招商方式,积极主动开展综合招商、定向招商、项目招商等多种招商活动;不断完善永丰县利用外资的激励机制,把企业和企业家推向招商引资第一线。三是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和方式。加强产业投资导向,结合永丰县产业发展规划,制定适合永丰县县情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充分发挥永丰县比较优势、发展符合永丰县产业特色的劳动密集型项目的同时,积极发展具有地方资源特点的加工工业及新兴技术产业;重点鼓励外资投向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旅游和环保产业。

  2、调整结构,深化改革,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一是继续实施大经贸战略,推进外贸出口。要形成县级外贸公司、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和外资投资企业三路出口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贯彻以质取胜的战略,争创知名品牌。全面提高我县出口商品质量,认真推进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大力培育我县名牌产品出口,使永丰县的绿海茶油、永丰蔬菜、化工产品及针织服饰等拳头产品能在国际市场继续保持一定的份额。三是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按照“巩固亚洲、扩大欧美、开拓其它市场”的思路,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四是继续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减少资源型和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着力推动机电产品、针织服饰,尤其是培育永丰县名牌产品的出口,使其成为支柱产品。五是积极采取多种推销方式扩大出口。除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外大型经贸洽谈会,以及组成出口推销小组和有针对性地参加国际性专业博览会外,还要充分利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把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网推向国际市场,扩大产品的知名度。

  (四)创新服务业经营理念,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顺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大力推进服务业的改革开放和经营创新,努力形成机制灵活、功能完善、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1、突出发展旅游业。依据资源结构,强化功能布局,重点打造欧阳修历史名人文化游、五味奇泉生态养生游、水浆森林生态保健游、龙冈红色文化游这四张王牌,形成以欧阳修历史名人文化旅游为龙头,以龙冈红色旅游与大井冈旅游相对接,以五味奇泉生态养生旅游为精品,以水浆森林生态保健旅游为补充的特色突出、产品新颖、配套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产品层次,努力实现单一文化观光型产品向综合型产品提升,观光型产品向养生度假型产品提升,传统旅游

  产品向特色旅游产品的提升。积极组织申报永丰水浆省级风景名胜区。逐步树立永丰“欧阳修故里、五味泉福地”的旅游整体形象。。

  2、做优房地产业。围绕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加快建设分布合理、连片开发的普通商品住宅,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规模,调整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切实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围绕提升城市品位、美化人居环境,合理发展风格多样、品位较高、功能完善的中高档商品房和大型住宅区。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发展住房消费信贷,提高居民购房能力。

  3、发展社区服务业。适应居住及服务社区化发展趋势,全面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加强社区建设管理与社区服务业发展,整合盘活居民委员会现有服务设施,培育社区服务连锁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实现同居民委员会管理职能相衔接,争取使每个社区逐步具备简单购物、修理服务、餐饮娱乐、医疗保健、环境维护、家政服务等六大基本功能,为居民群众提供基本的、便利的、有效的服务。

  (五)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统筹城乡发展

  以产业为依托,加速人口有序集中,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小城镇为节点,一般乡镇为纽带的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健全县城总体规划,提升县城品位。按照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定位,形成以恩江河为轴线“一江两岸三区、三桥相连”的县城新格局,做大县城规模。抓好日处理污水2万吨污水处理厂工程,县城天然气管网工程,四公里排污工程,县城欧阳修广场周边环境建设,完成永吉路拓宽改造,启动滨江大道,欧阳修大道向南延伸段,桥南大道永丰大桥段,县城外环线白鹇州桥至灵岗水东桥开发建设,完成永叔公园扩建及下西坊民俗文化街建设,完成葛溪河治理,规划启动行政中心建设,改造县城主要街道,搞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提升县城品位,增强辐射功能。

  2、搞好小城镇建设,繁荣农村市场。重点抓好藤田、沙溪镇中心建制镇,“永龙”、“抚八”公路古县、瑶田、沿陂、鹿冈等沿线乡镇建设,使之成为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发展边界贸易,结合各边界乡镇特点,重点培育粮油、畜禽、蔬菜、木竹专业市场,促进区间商品流通。完善乡镇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合理经营土地,适度开发房地产,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全面启动村级建设规划工作,统一规范农村建设。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

  1、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溉体系,合理开发水电资源。重点抓好白水门水库除险加固,白水门水库、高虎脑水库、返步桥水库及下溪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加大小型水库渠道改造力度,完善农田灌溉体系,逐步实行节水灌溉,扩大保灌面积。实施县城防洪工程,恩江河堤加固工程,提高恩江河堤抗御洪水的能力。按照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相一致的原则,合理开发乌江、孤江水系水电资源。进一步实施15条小流域治理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2、加快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积极发展等级公路。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改造乡村公路和县际断头公路,建成交通便捷、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七)加快科教事业发展,推动全民创业和科技创新

  实现永丰经济的崛起。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要把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县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1、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增加教育投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普九”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继续实行教师竞争上岗机制和聘任制,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支持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2、加快发展科技事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领办、创办企业,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及时引进和推广应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增加对技术开发、引进的投入,力争科技投入随本级财政和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为全县的科技进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科技创业的政策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科技支撑。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县、乡、村、组四级科普网络,加强科技宣传、培训和技术推广应用,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

  3、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创造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流得动的良好环境,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新建永丰县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的人才市场,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新用人观念,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加强在职干部职工的教育和专业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和素质,逐步建立一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专业人才比例合理的科研和技术推广队伍。

  4、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依托政务信息网,促进党政机关电子政务的发展,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办公效率。加快企业和农产品销售信息

  网络建设,提高永丰网网页制作水平,丰富网页信息。进一步加快乡村电话和数字移动通讯网建设,全面实施广播电视“乡乡通”、“村村通”工程建设,争创省级百强文化(中心)站,丰富广大农民生活。

  5、推动全民创业。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文化,形成人人思创业、谋创业、善创业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的作用,形成政府鼓励、社会支持、市场调节的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推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劳动用工、信用管理等方面制定鼓励措施,健全技能培训、咨询服务、税收优惠及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创业服务体系。加强金融对创业的支持力度,探索财政资金支持创业的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成为人们创业的主战场,让创业活动在富民兴县和加快永丰崛起进程中迸发活力。

  (八)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生态永丰

  以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发展生态产业为重点,着力推进绿色生态永丰建设,进一步提升永丰的生态优势。

  1、加强生态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生态优势。

  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目的,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科学规划、精心建设、严格管理,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生态建设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指导方针,建立和完善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使用、谁付费的生态环境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公园水浆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对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现有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严加保护,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措施,组织重建与恢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开展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提高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能力。二是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开展江河湖库防护林、绿色通道、退耕还林、城郊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按照全面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公益林建设工程、城市绿化工程。

  2、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

  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工业为重点,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产

  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永丰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因地制宜建设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优质果木林、油茶林等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以回归自然、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

  3、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一是矿产资源开发。按照合理开发和适当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着重区内现有的煤矿、金属矿等矿产的有效开发利用,提高工艺技术,降低资源消耗,走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严禁私挖滥采的破坏和浪费资源现象,提高正规化的开采水平。深化煤矿安全整治,强化煤矿瓦斯监控网络的建设与管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资源安全开采。二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法,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在落实江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认真搞好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与城市建设规划相衔接。开展集约用地,严格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在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好其他非农建设用地。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努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优化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交易市场,实现城市土地出让、转让的市场化运作,真正发挥土地资产的最佳效益,并将获取的土地收益用于城市建设,实现“以城兴城”的良性循环。三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满足城乡人民生活对水质、水量的需求,重点保护好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源。加大依法监督力度,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超采进行严格控制。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形成自觉保护水源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积极推进能源节约。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安排,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消费革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重点抓好节电、节能、节水、节地工作,节约使用各种资源,推进资源利用向集约化方式转变。在城镇大力推广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的燃气建设,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建设。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改善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把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城市废弃物回收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缓解资源短缺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双赢。

  (九)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平安永丰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繁荣文化、卫生、体育、民政、气象、档案等社

  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的方针。鼓励自主创业,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进一步健全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优先安排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加大劳动保障力度,规范企业用工和职业介绍行业,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建立、完善并实施好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多层次、广覆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社会保险覆盖法律规定的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实现社会保障从服从于经济发展向服务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使广大群众得到充分的就业和基本的社会保障。整合社会资源,加快永丰县敬老院、光荣院、福利院的建设速度,大力提高全县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率。

  3、进一步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长效机制、疾病预防体系和卫生医疗救治体系,严密监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加快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监督所、县疾控中心和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对特困农民实施医疗救助。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改水改厕和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卫生执法监督水平,保证食品、药品、医疗安全,逐步实施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村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加强计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乡镇计生服务所,提高计生服务水平和人口素质。

  4、繁荣文化事业。以培育和谐文化、创业文化为重点,大力推动社会文化创新,不断营造与时俱进、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兴建文化艺术中心,重建第一次反围剿纪念馆,扩建永叔公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新申报一批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增强文化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5、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切实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和监督渠道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加

  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健全建议征集、社会公示、社会听证、专家咨询等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社会和舆论监督,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律服务。二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全县人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完善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健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工作体系,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倾力打造“平安永丰”。加强信访工作,严格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健全工作机构,强化安全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重大事故发生。四是精心打造诚信永丰。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加快政府信用建设,努力提高政策的透明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责任制。加快全县企业和个人信用系统建设,不断整合全县信用信息资源,形成能够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基础信息,建立统一的征信、评级、披露和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信用监督与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使诚信成为我县优质的社会资源和公共财富。

  (十)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大力度、全方位、多领域地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1、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扶持非公有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维护非公有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政府加强指导和政策协调、改进政府监督等措施的出台,真正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加快发展。鼓励建立风险投资机构,组建各种形式的投资担保公司,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型、科技型、出口型、品牌型非公有制企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生产经营类、可市场化的中介服务类和社会公益事业单位转体改制步伐,大力调整事业单位的结构布局。逐步推进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新型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事业单位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收缩财政投资领域,集中有限的财政性资金重点投向农业、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乡财县管”,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和收支两条线改革,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公开、透明、高效”的部门预算编制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财政资金的支出效果管理。

  4、深化投融资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完善备案、核准、审批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放权于基层、放权于企业,确立企业的投融资主体地位,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改进投资调控方式,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财政税收金融等密切配合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公共服务类政府投资主体的角色,发挥政府对公益性、基础性项目投资的骨干作用,建立政府投资项目风险责任约束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积极探索新型的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理顺公共产品价格,推进多种形式的经营权或收益权的有偿转让。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5、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将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继续推进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和审批环节,降低商务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注重体制和环境建设,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问题,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进一步完善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深入开展反腐败。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打造廉洁效能型政府。

  结

  论

  县域经济与农业、农村和农民密不可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把手;县域经济与城镇、企业紧密相连,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根基;县域经济与人口、资源关系密切,是统筹人与自然的载体。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是每个县全部工作的中心,是解决县域范围内一切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既是重要课题,也是艰巨任务。

  传统意义上的县域经济是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经济概念。在不少人看来,县域经济就是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以区划范围为界限的经济。很显然,这种认识是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也改变着人们的经济发展理念。本文主要从我国的国情和永丰县的县情出发,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趋势,借鉴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发展永丰县域经济的新思路。归纳起来,就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对外开放为先导,以市场化为基础,抓住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经济周期扩张、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突破观念、体制、软环境瓶颈,依靠国力、外力、县力,着力解决人均GDP低、城镇化率低、开放度低的难题,全力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永丰科学文明崛起,高效快速崛起。由于笔者长期在基层乡镇工作,圃于已有的工作经验,加上理论上的欠缺,文中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理论分析和对永丰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还存在较肤浅之处,我将在各位老师的教导下,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小龙《中国县域经济论纲》(《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3.6.28)

  2、刘福刚《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N].经济日报.2003-11-233、闫恩虎《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J].经济前沿.2004,4.194、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财贸经济,2001(10).35、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

  6、徐根兴《中国“入世”:观念与机制的撞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3期

  7、沈骥如《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的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5期

  8、景普秋《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9、蒋美兰《发展县域经济要有新思路》中国经济周刊2005.8.110、艾亚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浙江日报》理论版2005.11.611、李光辉《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析》新华网新疆频道2006.1.1412、董福印、刘英豪《关于县域经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中国经济时报

  第八版2004-8-113、文新《中国经济从比较优势向规模效益转变》(《中国改革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6月5日)

  14、李建德著《经济制度演变大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5、李小三主编《县域经济概论》江西人民出版社

  16、李小兰《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江西农业经济》2000年第3期)

  17、韩俊《贫困县何以成为农业品牌大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2005.12.23)

  18、张红星《推进贫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县域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19、黄新建《江西县域经济可持继发展的理论探讨》(《江西农业经济》2000年第3期)

  20、唐建华《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学习导报》2003年第2期)

  21梅新育《中国外资政策的方向》(《领导干部招商参考》2005年第21期))

  22、罗崇《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极》(《求实》2004年第1期)

  23、程选《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年版

  24、胡定寰《农业产业化新模式的探索》(《农民日报》2006年6月8日)

  25、国家统计局《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问题研究》财经资讯网

推荐访问:关于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论文 县域 调研 思考

版权所有:阿达秘书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阿达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阿达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6028498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