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沙河村实施乡村振兴规划方案【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沙河村实施乡村振兴规划方案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大战略”,是事半功倍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能够给亿万农民带来更多好处、利益、福祉,让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大战略机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发〔2021〕1 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五个振兴”的部署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讲话精神,结合沙河村实际,特制定沙河村实施乡村振兴规划方案。
一、基本情况 南六县朱赵乡沙河村,位于山东、河南两省交界,2012年以前,交通闭塞,经济条件差,人均收入不足 2300 元,
曾是个典型的国家级贫困村。全村 2137 口人,耕地 3455 亩。10 年来,在村支部的带领下,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脱贫攻坚,沙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累计投入和筹措资金 2.38 亿元,修道路、兴水利,家家通自来水、户户通天然气、村村亮路灯,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建设敬老院、幼儿园、修缮村小学,设立发放老年长寿基金、学子教育基金。发挥企业产业优势,走产业富村、就业收入保障强村之路,建设农产品集配中心、物流班线、农村电商,建设种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扶贫基地,基本实现村民收入、就业全保障,2018年底实现全村脱贫,2021年底村人均收入达到19234元,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沙河村由过去的贫困村变为现在的“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河南省水美乡村”、“河南省传统古村落”。沙河村 8 年来脱贫攻坚的实践和巨大成就,并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衔接,为沙河村新启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计划利用三到五年时间,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为总目标,以“古寨新韵”为主题定位,建设“两区三村”(两区:“三生农业”功能区、“三产融合”示范区,三村:清洁宜居示范村、 乡风文明引领村、“三治” 融合样板村), 确保 2021 年底,村人均收入突破 2.4 万元,力争全村未来
五年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 15%以上,村民养老、医疗、就业、居住、教育、救助实现全保障,不让一户一人返贫,建成一个绿树成荫、水系靓丽、瓜果飘香、鸟语花香,看得见田园风光、鱼翔浅底,留得住绵绵乡愁,城市居民争相前往观光旅游、采摘体验、领略古寨风韵的美丽小康村,为区域乡村振兴提供样板典范。
三、主要措施 以乡村振兴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为契机,抢抓政策机遇,立足本村实际,形成以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示范为主体的特色乡村田园业态,全力做好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五篇文章,使沙河村坚实的农业基础和公共基础设施基础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优势。
( ( 一 ) 建设 “三生农业” 功能区,做强产业兴旺文章。在巩固完善以沙河农业公司统一规划、规模开发经营体系的前提下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增值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展现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综合价值。
1 1 、 保障基础农业: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实施1500 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不断推进全村 “优质小麦”、“优质红薯”、“优质五谷杂粮”基地水平。确保落实“保粮”政治任务的同时,为农产品的初加工和精细加工提供生
产原料。
2 2 、开发高效农业:在保粮基础上,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品牌、特色高附加值农业,在现有“珍稀苗木园”、“酥香梨园”等产业园基础上,重点发展“黑土地有机西瓜园”、“特色蜜瓜园”、“优质黄花菜园”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基地。让亩产收入由过去 1000 元左右,增长为今后5000-20000 万。
3 3 、实施采摘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扩大建设“百亩园”绿色蔬菜大棚、草莓大棚、食用菌大棚;打造休闲采摘农庄,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4 4 、 探索共享农业: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与城市休闲有机对接,规划 300 亩“休闲生活共享农业基地”,打造共享菜园 1 处、共享农场 1 处,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手段,为消费者提供远程参与农庄生产和打理服务,以及实地开展农产品采摘、乡村旅游服务,培育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5 5 、开发创意农业:坚持农业搭台、旅游唱戏、群众受益的原则,整合苗木园、果园、采摘体验园、共享农业园等资源优势,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充分利用樱花基地和梨园基地等生态田园风光,策划举办春季“沙河樱花节”、“沙河梨花节”、“跑团沙河赛”等活动,并进行利用沙河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展
销,进一步提升乡村休闲旅游的活力魅力。
( ( 二 ) 建设三产融合发展区,做好生活富裕文章。充分利用本村的产业强项和生态优势,形成产业链条延伸、循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价值环节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1 、加快构建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以三粉加工厂、支前粮包装车间为载体,形成农业种植和加工融合发展。把种植的“优质红薯”、“优质五谷”就地深加工和品牌化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村民就业机会。不断扩大生产品质和生产规模,带动沙河周边村共同发展。
以沙河村电商服务中心、农特产品品牌展示中心、农产品集配中心为载体,把沙河村果蔬、农特产品进行等级分拣、礼盒包装、电商销售,注册本地产品绿色有机认证和品牌商标注册,提升沙河农产品品牌、口碑,让农特产品走出全国销售。以此带动农业附加值提升、提供更多的就业增收岗位。
以沙河村规模肉牛养殖场为载体,发展绿色循环农业。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和技术水平,为村民由散养变为集中托养提供产业服务,带动村民养殖增收。同时,利用农作物秸秆为肉牛养殖提供食料,利用养殖粪便生产有机肥,为绿色生态农业提供绿色肥料,形成绿色循环农业。
2 2 、大力推进农旅产业融合。依托沙河生态田园种植基地、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
乡村手工艺等,积极推动农旅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综合素质、效益、竞争力,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
重点利用沙河田园农业,形成生态休闲元素;利用沙河村寨河和水系,建设水上漂流乐园、打造休闲垂钓园,形成水美游乐休闲元素;利用沙河英雄烈士纪念园、建设农耕文化展览馆、孝道文化园,形成文化教育体验元素。吸引更多游客体验沙河全域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共同领略沙河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以休闲旅游带来的乡村综合消费,为产业发展、村民增收就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 ( 三 ) 创建清洁宜居示范村,做亮生态宜居文章。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实施绿化、美化、亮化、 净化“四大” 工程,全力打造宜居宜游乡村。
1 1 、道路绿化工程:按照“一村一景、 一街一品”,点、线、面,乔、灌、花、果立体搭配的绿化原则,加大村庄和主干道、田间道路绿化力度,打造皂沟河生态长廊和休闲采摘长廊,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美丽乡村绿化新格局。
2 2 、庭院美化工程:开展全程庭院房前屋后整治专项活动。巩固和提升沙河行政村 786 户农户庭院人居环境,同时坚持美丽庭院和特色产业共同发展,推行在庭院和房前屋后种植沙河石榴、柿子、蜜枣等既有绿化效果、又有经济效益的树种,以及其他绿化和经济效益兼顾的植物品种。
3 3 、村庄亮化工程:积极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农旅
融合吸引力, 在村间、田间道路、田园基地等架设太阳能路灯,制作村标 1 座、社标, 进一步提升村庄形象。
4 4 、 环境净化工程:扎实开展坑塘、河道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水面“清四乱”和“四好” 农村路提档升级,努力打造“路畅、 水清、 岸绿、 景美” 的村庄环境。
(四)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做细文化振兴文章。始终坚持把倡导文明新风、推进文化振兴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向上向善。
1. 开展乡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开展乡村道德模范、十佳乡贤和身边好人、 好儿女、 好 婆媳、好夫妻、好邻居、好少年等学习宣传活动,发动群众 在熟悉的人群中挖掘楷模,在日常的生活里做好榜样。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村民增强文明诚信意识,弘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护环境等美德,传承农村勤俭持家、邻里互助、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树立现代价值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引导村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2. 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坚持以党风、树家风、促民风, 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净化村里社会风气。深入开展 “星级文明户 ” 和“五好文明家庭” 等创建活动,强化村规民约建设,树立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新风尚。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法制、改陋习”活动,引
导农民群众抵制封建迷信、杜绝黄赌毒、破除陋习。加强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文明理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
3.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以乡村大舞台为载体,定期组织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民运动会或农村文化表演活动,鼓励村民群众“自创自办、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4 4 、整理村庄历史文化。建设村情记忆馆、村史展览馆、农耕文化馆,组织编纂沙河村志,推动村里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传承发展农耕文明特征,加强手工编织、乡村油坊等传统的传承和保护。
5 5 、实施村民 素 质提升: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菜单式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每年开展电子商务进村、返乡村民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妇女培训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力争到 2025 年全村 18-60 岁群众各类技能培训全覆盖。
(五)创建“三治”
融合示范村,
做实治理有效文章。
坚持以自治“内消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创新村民自治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全力维护社会和谐 稳定。
1 1 、自治为基:积极培育发展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社会自治组织,依靠群众力量移风易俗、维护公共秩序,重建良好民风,全面增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
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 真正让自治体系更加健全有效。
2 2 、法治为本: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法,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规划建设法治长廊,开展法律讲堂让群众学习法律知识,增长法律见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 3 、德治为先:大力开展倡导崇德向善的精神追求宣讲活动,积极传承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树起群众身边的榜样,让道德建设浸润人心。利用“新乡贤”的号召力和带头作用,在沙河村内商议解决集体事务、公共事业和民间纠纷,通过组、村、乡(镇)三级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与村级组织良性合作、共治共享的关系。
四、规划投资 沙河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把 2021 年作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起点,计划总投资 2581 万元,并在未来五年内陆续完成建设投资 2 亿元以上。按照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每年度乡村振兴“十件实事”,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沙河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中,已经制定出台的 2021 年实施乡村振兴十件实事如下:
(一)提高百亩园大棚产业质量,投入 80 万元,建设50 亩蔬菜大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大棚种植发展,1 月份完成;
(二)投入 2320 万元(其中银行融资 2100 万元),3 月份购买肉牛 1200 头,年底发展存栏 1000 头牛以上,并完成南京客户招商引进; (三)投入 22 万元,利用果木对田间地头干道两侧及牛场主要干道进行美化,利用菊花(万寿菊、硫华菊和百日草)进行树下点缀,打造 4 条“三季有花,四季绿色”精品道路,4 月份完成; (四)投资 25 万元升级并实施沙河村内亮化工程,对行政村内主要干道、坑塘路灯修复和增设,1 月底完成; (五)投入 23 万元,推动庭院房前屋后整治活动实施,巩固和提升沙河行政村 676 户农户庭院人居环境,3 月份完成; (六)投入 23 万元,提供 300 亩沙河黑土地,扩大沙河西瓜种植,5 月份完成; (七)投入 20 万元,建设利用牛粪生产有机肥基地,延伸养牛场产业链,3 月份完成; (八)投资 80 万元,完成百亩园大棚喷灌和梨园主管网铺设实施及配套设备,提升抗自然灾害能力,3 月份完成; (九)投资 20 万元对全村现有积水损坏 180 米道路维修,铺设污水管道 50 米,确保村民出行方便,3 月份完成。
(十)保护沙河村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住乡愁,为发展沙河提供各种信息数据支撑,投入 20...
推荐访问:沙河 振兴 乡村 沙河村实施乡村振兴规划方案 沙河村实施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最新